分享

14笔画的字省掉13画,九成以上的字认不出,它为何天下第一?

 昵称42671863 2019-03-08
图片
中国书法,不仅起到记录史实与传承经典的作用,它更是以毛笔书写的一种艺术,看似简单的一撇一捺之间,却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引人遐思,惹人心醉。书法在古代就已经为人所推崇备至,其中名扬天下的四大书法家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元朝的赵孟頫,他们的不朽作品引领时代潮流,不可赶越。
这四位书法家都各自创立了独门教派,即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才被列为榜首。不过真正将毛笔发挥到极致的人,写得最好的人往往是那些疯狂的家伙!比如为了练字而将衣服划破的王羲之,凭着一股执着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今天小解要讲的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的《自叙帖》。
图片
小时候大家都练过字,老师告诫我们的第一禁忌就是不要写连笔字,然而有些人依然我行我素,潇洒地把汉字划拉成了“螃蟹”,并盲目地认为那是草书。其实草书这一字体的确不容易欣赏,尤其是狂草,普通读者甚至认不出几个字,看起来好像是某个医生开的药方,但只有认真起来,你才能发觉它那深藏的魅力。
“天下第一草书”,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作品《自叙帖》,共698个字,内容为怀素的自述生平大略,以及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赠送给他的部分诗文。这幅作品通篇为狂草体,奇踪变化,非常飘逸,但有个缺点就是欣赏性不太强,因为不懂书法的读者看到它往往一头雾水,几乎认不得全帖十分之一的字。
图片
大家看上面图片中《自叙帖》的部分内容,若不看旁白的解释,试问能认出几个字来?总共46个字,小解翻来覆去也就只能认得二三个。而且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全篇698字几乎皆是如此肆意妄为,飘逸雅然,仿佛是天空的云彩上流下来的形体,分外妖娆。
此外,《自叙帖》在章法上显得格外自由,甚至达到了随意畅然的境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
图片
我们看上述这一部分,最左边一列的“疑”字有14笔的笔画,但怀素却将其连为一笔,活活省去了13笔;再看中间一列的“豁”字,其中“谷”直接被一根曲线带过,而且后面紧接着连上了“然”字;再看最右边一列的“其事”二字,笔画就不数了,怀素直接将其省略为两笔,而且一笔只是一个横,剩下的全部连为了一片。
草书本就有对汉字简化的成分,怀素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简化,因此才造成很多字不能辨识的现象。但是怀素却丝毫不在意个体的无奈,他更在意的是整体的灵动,通篇而起的快慰与豪爽。这一写法变化无穷,开创了新的创作风格,为后世临摹无数。
图片
接着我们再看上述这一部分:“见”的一勾,“锡”的横折勾,“西”的横折勾,“游”的走之旁,“国”的外框等,怀素皆采用的是圆滑珠润的笔法,他牺牲了笔锋运转的丰富性,而换取了速度与变化,完全打破了以前的传统准则,使成品看起来更自由,更驰骋广阔,好像摆脱了纸张的束缚一样,汪洋肆虐。
尤其是“国”字,明明是字正方圆的方形,却被构造成如鸡蛋的椭圆形,但豪不失分,毕竟能用毛笔如此快速地画出一个标准椭圆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图片
怀素《自叙帖》还有一个不遵章法之处就是常常写字写出了格。比如上面内容,右边部分的“卷轴”二字比普通的字大许多,而且不整齐地排在一起;再看上图的左边部分,大家可以参照本文的第二幅图片,《自叙帖》的全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一个字几乎占了普通列的三列左右。
图片
怀素的《自叙帖》看似随意盎然,但实际却富含大量技术,只有足够深厚的功底才能写出如此凝练坚韧的线条,营造出富有弹性的质感,形体、速度、黏连、轻重、角度等所有细节全都照顾到位,而且节奏把握超级好,只有极具自信的怀素才能做到这么稳。
好了,小解对于这幅“天下第一草书”的解读到此结束,不知大家是怎样看待怀素这一冠绝古今的书法作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