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叫你一声“妇女”,敢答应否?

 nathan_sha 2019-03-08
  • 引子:叫你一声“妇女”,你敢答应吗?

这几年,“妇女节”越发感觉到三月八日的节日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看着自己有了那么多别称,“妇女节”忍不住犯嘀咕:

女神节、仙女节?

神啊仙啊的,怎么听都不像是“人”过得节日。

女生节?

离开校园久已,ktv唱《我是女生》都会脸红,算了吧。

女王节?

解放几十年了,人民早就当家做主了,没人能称王称霸;

女人节?

“女人”一词,意味深长,内涵丰富,让人浮想联翩,“妇女”不喜欢。

“妇女节”感到十分憋屈。明明诞生于共产主义运动,系出名门:

1908年3月8日,一万五千多名美国纽约女性罢工,反对男女不对等薪资、反对超长工时、要求给予女性选举权,并打出了“面包与玫瑰( We want bread and roses too)”的标语,鼓励女性觉醒,追求生活品质和自我价值。

1922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二次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把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妇女节”内心又是自豪的,她在中国的出现是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最好注解:

上个世纪20年代,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共产主义的“国际妇女节”被引入中国。宋庆龄、何香凝和柳亚子等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女性都纷纷参与庆祝妇女节的活动,鼓励妇女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呼吁妇女自求解放,废除一夫多妻(妾)制、禁止童养媳、以及缠足陋习。

“妇女节”更十分骄傲荣耀,她启发了民智,我党的妇女工作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中共二大提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

中共三大又提出了“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职业平等”、“结婚离婚自由”、“男女工资平等”、“母性保护”、“赞助劳动女同胞”等永不过时口号。

1949年12月,我国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妇女节,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

想到这里,妇女节就释然了——

不叫“妇女节”,我还不答应呢!

当代女性面临的终极难题是: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从事法律职业的女性,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在职场上英姿飒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理性且坚定。

她们,常常被塑造成为了事业不顾家庭,强势刚硬。

其实,她们内心有柔情,但是更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出选择,活出生活中真正的自我。

好律师不差我一个,

于是我当了“全职妈妈”

“好律师不差我一个,女儿却最需要我。罢罢罢,回家带娃。当了一年多的全职妈妈,我成了勇士斗士加谋士。”

讲述者:刘玲 律师

十几年前我女儿出生后,我曾尝试着兼顾律师工作和幼小的娃,但是心力交瘁,不能得兼。思来想去,好律师不差我一个,女儿却最需要我。罢罢罢,回家带娃。

带娃这活儿其实又苦又累,“白加黑”,全年不休,一个妈妈同时干着八份工。

娃像个小动物,一会拉一会尿,不择时不择地,妈妈没脾气地洗呀换呀,涵养大增,不知不觉养成了宽容对待世界的习惯。

娃每天制造危险和难题,妈妈果断处理,于是乎,妈妈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得以提升。

娃生病,妈妈眼里含着泪脸上挂着笑,一次次克服困难,坚强成了人生底色。

娃不吃药,妈妈想出88个高招总有一款用得上,如果和妈妈比策略,孔明都汗颜。

娃爱听故事,妈妈张口就来,纯原创,一天讲50个不带重样的,编剧潜质得以开发训练。

妈妈学的是法律,潜移默化把法律思维传递给娃,给娃植入一个终身受益的软件。

妈妈崇尚平等,蹲下来面对娃,平等相处是原则,让娃养成独立人格。

人生有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心不同。职业女性有时候要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作出选择,其实,不管是在家带娃,还是出门建设国家,怎么选都是对的,都是现代女性在践行全人类的重托,在完成历史的使命。

十年写作,我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年前,我很忙,经常是身体很累而心里很空,一年到头总结起来似乎干了很多事情,细想起来,似乎也没干什么。这种无聊的情绪,在一次我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得到了平复。

讲述者:韩雪

那是一篇只有几百字的微评论,却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抒发了真情实感,表达了真实的自己。

写作时间久了,感觉自己的思维和格局都发生了变化,不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再纠缠于细枝末节,不再以自我为出发点来思考解决问题,学着更加深刻、理性、宏观地看待生活。不为日常琐事拖累,不为功名利禄羁绊,沉静而从容,淡定而洒脱。仿佛扔掉了一副旧皮囊,实现了自我的升华,整个人感觉轻松、充实而快乐。

写一点东西,把最近的心得收集整理一下;

写一点东西,把不良的情绪理顺疏解一下;

写一点东西,把没有话语权的小人物想说的话说一下,告诉别人的同时更触动、教化自己。

写作虽是兴趣使然,但把写作当成习惯长期坚持,也需要定力和恒心。

写作是一个自沉其心的修行和磨练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任何投机取巧、侥幸的心理都不能有,念念不忘,才有回响,经历风雨,方见彩虹。

十年痴迷写作,让我劳心费神,辜负了不少慵懒的丽日,舍弃了不少休闲娱乐时光,但换来的却是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更加充实多彩的生活。

我感谢写作。


三十岁 工龄五年 我要出国读博士了


“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北京的考场,那会我正在考托福,而坐在我旁边的都是高中生,与我差了好几个时代。”

讲述者:贺丹   在读博士研究生

我曾经无比激动地和我的朋友说,我找到了我的事业,原因仅仅是当事人握住我的手,说她错了。我以为我看见了人生,猜到了结局。

而今,当我面对博士课程作业焦头烂额的时候,偶尔想起那个下午,我和朋友走在树丛中,聊起我的事业,聊起我未来的职业规划,不禁莞尔。这就是人生,你以为你猜到了结局,可惜你估到的只是开始。

最近,我看到一篇论文,讲的是女性如何面对生理时间的限制做出一些重大人生抉择。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有岌岌可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申请博士期间,我即将年满三十岁,这个年纪很尴尬。

我的同学中,有的凭借能力可以达到年薪百万,有的享受现世安稳,在岁月静好中生儿育女。而我无暇顾及其他,白天忙于工作,丝毫不敢马虎;晚上把自己锁在屋子备考、准备申请材料。

我好友的先生在高校任教,她对于申请留学流程也更熟悉,有时干脆不回家,陪我一起讨论申请学校专业、怎么写研究计划。有次我感冒发低烧,她就留在单位宿舍陪我。这天晚上,她在陪我复习时突然哭了,而我莫名的也哭了。会好的,我们一切都会好的,我们懂得眼泪背后的含义。

五年前,那个宣称找到事业的我,五年后,这个赶着一个又一个论文的我,都是时间淬炼的我。因为时间,让我不惧流言蜚语,不囿于社会标签,从容地活在当下,看着日光短去,身影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