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节日 | 龙抬头

 熄火球111 2019-03-08

“二月二,龙抬头”。讲龙抬头之前,我们必须先对中国古天文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相信我们大多数对西方的星座,尤其是黄道十二宫比较熟悉。了解得更深入些,就知道占星师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星盘来算命。

遗憾的是,我们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知之甚少。或许知道四象——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名字,或者几个二十八星宿的名字最多啦,但如果再问组成星宿的元素——星官,相信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说到底,西方的星座以其形象化和对应的神话故事而容易传播。其实,中国的星宿和星官也是非常形象化的,而且当你更深入地去学习古代天文的时候,就会有点明白古人所说的“天人相应”,然后触类旁通,被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着迷。

小编在这里先推荐大家一本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入门书——《星空帝国》。作者不仅将星宿星官形象化,还将其命名和背后的故事讲得很通俗易懂,配图也是超棒的。

七分养生活馆 《星空帝国》 小程序

苍龙七宿

言归正传,我们先讲下“龙抬头”的主角——苍龙七宿。在春天,苍龙七宿自东方夜空升起,夏天苍龙七宿高悬于南方夜空,秋天自西方落下,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冬天苍龙七宿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至来春再升于星空。春耕开始之际,正是苍龙七宿从东方夜空上升之时,其龙首——角宿最先露出。

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角之见于东方也。物换春回,鸟兽生角,草木甲析。

——《尔雅·释天》

每年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苍龙抬头,则春雷响,春雨降。龙能兴云布雨的说法,应该就来源于此。

农业社会,天文学尤为发达,因为古人以天象定农时,最为准确无误。包括二十四节气,天象都是最重要的定义标准。

以角宿为例,看古人对天人相应的认识

角宿是二十八星宿之首。我们简单介绍下组成角宿的几个星官的意思。

“天门”二星,古人称为“三光之道”,因为这里是日月五星的必经之地,故名“天门”,代表进入天庭的内门。下面的“南门”则是外门。

“天田”二星象征天子躬耕的籍田。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耕田,此为“籍田”之礼,绝不是作秀,是寓含敬天保民思想的仪式。

“平道”象征主管道路的官员,此二星与黄道平行,“平星”代表只发官员,此二星与天赤道平行。因为黄道和天赤道本身是不可见的、人拟出来的坐标,所以此二星官是很重要的参考系。

“库楼”十星指代武器库,由五个“柱”(每“柱”由三星组成)撑起,中间六星组成库房的围墙,西南角的四星组成一个瞭望台。“衡”四星代表练兵的地方。

“进贤”星是古人占卜贤人是否在朝的星,此星亮则贤人在朝,不亮则贤人在野。

“周鼎”三星也是常用来占卜的星。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果此星明亮,说明国家权力正而稳,如果不亮的话,权威就有受威胁的可能。

《史记·天官书》云:“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这些星星组成的星座,之所以名星官呢,因为它们对应世间的官职、建筑、动物等人事物,有尊卑之别,且从占星学上又各有所司所主。

惊蛰前后

二月二龙抬头一般在惊蛰前后。我们知道,惊蛰之所以名惊蛰,就是那天是象征蛰居的小昆虫、小动物们苏醒并出来活动的日子。随着天地阳气的上升,这些蛰虫亦逐阳而出。

既然百虫从泥穴中爬出来活动了,那就有可能造成虫害。所以民间从惊蛰开始,就进行预防虫害了。但比较温和,往往就在门槛外散一些生石灰粉,生石灰是燥湿杀虫的,所以虫蚁,包括蛇、蜈蚣等毒物都不敢接近。

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帝京景物略》

二月二亦有所谓“熏虫”,就是把正月初一祭祀剩余的糕饼之类的,放油里面煎,然后再把这些煎饼煎糕用来祭床神,以护床炕不受百虫的侵袭。

这个“熏虫”的操作似乎无干于虫,但重点是这句话:“引龙,虫不出也”。龙为鳞虫之首,鳞虫(“虫”这里指的是包括禽、兽、鱼、昆虫乃至人等一切动物)是中国古人对五类动物(五虫:毛羽鳞介倮)的分类之一。鳞虫指的就是鱼、蛇、有翅膀的昆虫,也是惊蛰后复出的主力。

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有蠃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此乾坤之美类,禽兽万物之数也。

——《礼记》

那这些虫兵蛇将都复苏了,那它们的王——龙也就复苏了。人们欢迎龙的复苏,龙可以震慑诸鳞虫而使不妄为。同样,尊龙为鳞虫之首,可能也是龙抬头后,这些冬眠的鳞虫开始活跃起来的缘故吧。

除了镇百虫蠢动,防疫病之生。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有些地方会有祭祀龙王和祈雨的仪式,以利春耕播种,以求五谷丰登。

龙的传人

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荆楚岁时记》

二月二这天的很多事物都和龙有关。

如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饼名为“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

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熏虫。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士民又于是日栉薙,盖取龙抬头之意云。

——《帝京岁时纪胜》

此日闺中女子不做针线活儿,恐伤了龙的眼睛;小儿取灶灰从户外水井边(或河边)撒起,一路逶迤至自家厨房水缸旁,而成一弯曲的灰龙,叫“引龙回”;儿童在二月二这天,会举行开笔礼,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鳌为龙的九子之一)。

而在今天,最流行要数理发。理发在古文中叫“栉薙”。“栉”是梳头发的意思,“薙”是剃发的意思。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养生论》

春气在头,春病亦多生于头部。春气生发时,有些会出现偏头疼,或者眼红肿,那是肝气肝火太旺的缘故。

所以《内经》讲春天要“被发缓形”,头发要解开,不要束发。同时早上要多梳头,能去头部的风热之邪,可防脱发。

可见,二月二理发的风俗是有一定的养生意义的。不一定要剃头剪发,但最好养成每天早上梳头的习惯。对的

阴虚兼风型脱发的调理方法

阴虚兼风是常见的脱发成因。要了解阴虚兼风型脱发,我们可以取象于树。唐略先生在他的《思考中药》中说到——

头发好比树叶,好好长在树上的叶子不会掉,得干枯了,再刮一阵风,才会掉。所以,治疗脱发,要一遍养阴养血,一边祛风。

梳头就是祛头部风邪的,所以我们要养成晨起梳头的习惯(晚上少梳或不梳,会令人兴奋)。

至于梳子的材质,可以选水牛或牦牛角的。牛角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所以用它作梳子祛头部风热非常好,有助于醒脑清目

(点击上图可进入耗牛角梳购买界面)

木质的则现多用檀木,尤以绿檀为多。檀木隽永的香味具有醒神解乏,祛风消肿的功效。

(点击上图可进入绿檀木梳购买界面)

赠梳子是传递爱慕之意的,恋人夫妻之间愁送什么礼的,千万不要错过哦~

而关于养阴养血,首推芝麻丸。服用芝麻丸时,最好再喝一小杯淡盐水,盐能入肾,增其补益精血之功。芝麻丸还能乌发,但要长期坚持服用。我之前同事告诉我说,他父亲因为有白发,坚持吃了十多年的芝麻,现在一根白发也没有。信而有征,我们有时候看不到“奇迹”可能是因为没有耐心和信心。同样,梳头的习惯也要坚持,尤其是男生很多没有梳头的习惯。

(点击上图可进入黑芝麻丸购买界面)

另外,枸杞子也是乌发止脱的食材,它能生精补阴,又能温阳。我们在滋养肝肾之阴的同时,常会配一些温阳的药,精得温则化,不然下焦容易积累寒气,气化不利,则补阴乏效。枸杞一味,阴阳兼顾。

(点击上图可进入枸杞原浆购买界面)

百年老店胡庆余堂也推出了两款膏方——密密膏和黑黑膏,前者功效偏重止脱生发,后者功效偏重乌发亮发。膏方配伍中有补肾益精的、滋养脾阴的、清热利湿的、益气补血的。这样就全面照顾到了脱发和白发的主因——肝肾阴虚、风热湿热、心脾血虚。古人说“阴无骤补之法”,生发乌发的调理,也只有长期坚持效果才明显。

又因为是从内而言调理的,所以肝肾得养后,耳目也会聪明、夜尿会减少、腰酸膝软会缓解、睡眠质量也会提高,不仅是生发乌发哦。

(点击上图可进入密密膏购买界面)

(点击上图可进入黑黑膏购买界面)

最后再推荐一款生姜洗发护发露。生姜的升发之性,能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加上侧柏叶性收敛,又能凉血息风,二者配伍,生发固脱。

(点击上图可进入生姜洗发露购买界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