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派佛寺园林的造园特点(一)

 浙派园林 2019-03-08

       寺观园林是中国三大传统园林之一,是古代的宗教场所和公共游憩场所,也是现在的旅游胜地。寺观园林类型丰富多样,布局灵活。在构景和空间处理、开发和利用自然风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等方面,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有很大的区别。浙江,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丰富,宗教气氛浓厚。随着历史的发展,浙派寺观园林成为浙派园林中的一朵奇葩,为浙江增添了靓丽的风采。一般而言,寺观园林主要包括佛寺园林、道观园林和祠庙园林3类,这里以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浙派佛寺园林为例进行介绍。

一、相地与选址

       “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都有佛教寺庙,如峨眉山报国寺、普陀山法雨寺、五台山显通寺、九华山甘露寺等。“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是我国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其名著《园冶》中对选址重要性的精辟论述。“相地”对佛寺园林的开发和对佛寺的经营,同样十分重要。

       城市型佛寺园林地处交通便利、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或近郊,一方面是便于僧众传授教义,另一方面也便于香客朝拜往返。而佛寺选择建于名山,则由于其地理位优越、风水好,能够吸引游人,游人越多香火也就越旺。而且,山川风景秀丽环境静谧,最适宜僧侣参禅修行。僧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云游天下,一方面布教,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吉祥之宝地建寺占山。浙江地区山川秀丽、山清水秀,自然山水地貌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佛寺园林的选址提供了理想的基址。

       山林型与综合型佛寺园林处于自然山水中,能够突破模仿自然的山水园的格局,而着力于寺院内外天然景观的开发,通过少量景观建筑、宗教景物的穿插、点缀和游览路线的剪辑、连接,构成环绕寺院周围、贯连寺院内外的风景园式格局。由于寺庙多位于山林,山林型与综合型佛寺园林是浙派佛寺园林的主流,它们在选址上不避高、远、深、险、幽、僻,但多在山水佳胜之处,加上寺庙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植物生态的巧妙配合,形成了灵活多姿、空明秀丽而又自然朴实的佛寺风景。

       1.城市型佛寺的选址

       城市型佛寺四周是城市空间,因其所处环境的束缚往往以人工山池为景观结构主体,绿化以人工栽培为主,天然景观为辅。城市型佛寺园林通常选址于城市交通便利之处,浙派佛寺在选址时除考虑陆地交通便利外,常常选址于近河道位置。其一,浙江地区河道纵横,近于河道能带来便利的水上交通,便于香客朝拜往返;其二是便于就近水源取水与方便生活供应;其三,尽管佛教与水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佛理与水性依稀仿佛,佛家以克动入静的方式修习佛法,与水静则清的原理也大为相似,加之佛理禅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深邃,致使佛家常常用水的形象与变化阐释佛理、描述禅思,因此,佛与水就结下了文化互释的渊源。近于水系设佛寺,水系为佛寺增添玄妙深邃的意境。比如杭州香积寺紧临京杭运河,并专设有进香码头。

       2.山林型与综合型佛寺的选址

       (1)注重对自然水景的利用

       自然风景中,“山以水为脉,水以山为面”、“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山灵水秀,山水相依,才能营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浙江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有江、河、湖、海、溪、泉等众多的水体类型,可以说浙派佛寺园林的选址中能找到利用以上各类水体的例子,并能结合环境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水态营造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观。有名的如钱塘江边的六和寺、西湖南面的净慈寺、四面环海的法雨禅寺、杭州九溪十八涧的理安寺、灵隐寺“冷泉”、被称为“天下第三泉”的虎跑寺“虎跑泉”等等。

       对自然水景的选择和利用是浙派佛寺园林在选址方面一个十分成功和重要的特征。对浙江充裕水景资源的利用,造就了浙派佛寺园林的一个显著特点,水给浙派佛寺园林增添了曲折幽深、空明秀丽的氛围。通常浙派佛寺园林对水景的利用有借水体来构景和以水体为主题构景两种方式。借自然水景构景的举例如下:借江景的如杭州六和寺;借湖景的如杭州净慈寺;借海景的如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借溪景的如杭州九溪十八涧景区的理安寺。

       (2)对山体地形的利用

       浙江除了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拥有丰富的水系外,也有秀丽的丘陵山地,为佛寺的选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处山巅的佛寺,其地域特色是高山竣岭,地势险要。佛寺建筑在山峰上以建筑组群轮廓线强调山势,居高临下,自然景观与佛寺景观浑然一体,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气氛。取势剪影,重视天际线的造型,是取得较好的峰峦景观效果的有效手法。

       地处山坳山麓的佛寺,其地域特色是山深林静。浙江多水,更是山水兼备,环境幽邃,佛寺环境取宁静清雅之利,层叠曲折之巧,如杭州灵隐寺、虎跑寺、宁波天童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