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针运用体会

 H珠Q 2019-03-08

岐黄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一点体会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时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较常见,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

本病多数发病缓慢,网球肘的症状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运动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压痛可向下放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轻度压痛及活动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可疼痛。严重者伸指、伸腕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在检查时可发现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即肘关节外上压痛。关节活动度正常,局部肿胀不常见。患者前臂内旋,腕关节由掌屈再背伸重复损伤机制时,即会出现肘关节外上疼痛。

一般情况下为保守治疗,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岐黄针治疗本病有确切的疗效,它不同于常规针灸治疗,岐黄针疗法具有取穴精要,治疗操作时间少,疗程短,疗效好的特点,患者更容易接受。

病例分享:患者洪某,女61岁,左侧肘关节反复疼痛8年,劳累后症状明显,肱骨外上髁压痛(++),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舌淡红,苔少,脉弦。

中医诊断:肘劳 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肱骨外上髁炎

治法:疏筋活络 通痹止痛

穴位:手三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用指甲轻掐左侧手三里,局部消毒后,取2寸岐黄针飞针法快速进针,垂直进针约1寸,局部酸胀感明显时,将针尖稍退出约1/3,然后上下各旁开15度行合谷刺,深度约1寸左右,得气后将针退至皮下,向肱骨外上髁方向针刺,用针尖轻抵肱骨外上髁尖,患者感觉“呲”的一下,说针到位了(这个是我的老患者,被针刺的经验很丰富,并且比较敏感),当时我感觉是针尖抵到肱骨外上髁尖,但是指下针感难以描述,自己感觉也不错,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完成操作。

常规治疗疗程:每次选择1穴,每周1次,2周共计2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前(2018-11-21)

治疗后(2018-11-21)

随访:患者因为工作繁忙,只治疗一次,2周后随访,左肘疼痛消失;6周后后复诊,疗效维持良好,嘱其注意休养。

之前听老虎老师说当你治疗到一定数量的患者之后,你指下的感觉会逐渐明晰,针还没有出,针刺的效果心里就会有个大概了,以前还感觉不到,近期开始有一点点手感,对疗效的判断稍微好一些,本文前面概述部分写的比较简单,可以参阅杨娟师姐和陈雨婷师妹关于网球肘的文章,希望本文能有抛砖引玉之用,请大家多写一下自己在使用岐黄针的心得,谢谢。

岐黄针运用体会 —— 肱骨外上髁炎的辨筋思维

2019-03-07  H珠Q  来源  

肱骨外上髁炎对于针灸科医师都不陌生,这是个看似非常简单却也可以感到极其受挫的一个疾病。比如笔者,以至于看到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心情都很复杂,一方面充满期待,一方面稍觉心虚。不知道遇到的会是一针见效还是冥顽不灵。今天抱着既往那些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来总结一下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思维。

 肱骨外上髁炎疼痛部位基本上都在肱骨外上髁及其附近范围。有时候觉得,西医诊断固然明确,比如本病,已经精准定位到肱骨外上髁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但是西医的这种明确诊断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发挥。比如本病,临床上选穴思维就基本围着肱骨外上髁盘旋了,无奈肱骨外上髁及其周边区域皮薄肉少,面积又小,处理起来总觉得局限,不能“随心所欲”。回想一下,这就是典型的西医诊断限制了中医思维。

1 相关经络及经筋循行

首先来看,肱骨外上髁及其附近,都有哪些经脉循行?位置比较靠近的,至少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先归纳一下这三条经脉以及经筋的循行路径。

1.1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际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

1.2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

1.3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

 由此可见,肱骨外上髁这一区域在中医思维里可以有三个更为细致的划分,“肘中”、“肘外”、“肘”。这像是一个文字游戏,然而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写文章都是惜墨如金,字字珠玑的。细微之处见真章,既然有这个差别,不妨来比较一下,看看是否另有玄机。稍稍整理一下:

2 理论结合临床

临床上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并不是只有肱骨外上髁的局部疼痛的,经常伴有前臂软组织的牵扯疼痛以及酸痛乏力等感觉。再细细的划分一下:

 比如肱骨外上髁局部的疼痛,有的患者痛点在肱骨外上髁的最高点;有的则是在肱骨外上髁外下方(靠近鹰嘴的部位);有的甚至痛点不会很明确,在肘横纹的末端深处部位。而关于前臂的酸痛乏力也是表现不同的,比如桡骨内侧下方区域(约肱桡肌区域)桡骨上方区域(约桡侧腕长和腕短伸肌区域);以及桡骨外下方(约指伸肌区域)。而如果将这些疼痛部位和中医经络经筋思维进行对比,很容易就对号入座了。

而且,除了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还可以通过患者大指,大指次指,小指次指的对抗活动来进一步明确病变所累积的经络及经筋所在。辨筋思维明确之后再选穴如手太阴之孔最穴,手阳明之手三里穴,手少阳之三阳络穴,使用岐黄针疗效更胜一筹。

 作为临床针灸医师,不能让西医诊断限制了我们的中医思维,而中医思维并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也可以做到细致入微,只是需要进一步去思考摸索。

个人浅见,与君共勉!不正之处,望请指正!

岐黄针运用体会 —— 颈部经筋

2019-03-07  H珠Q  来源 

在岐黄针的运用过程中,选穴是一个关键。大家都爱问“***这个情况选什么穴”,其实答案就是陈老师不厌其烦的强调的四个字“辨经/筋选穴”。一方面这是岐黄针选穴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临床运用却非易事,有点“易陈而难入”的感觉。

比如说颈痛之颈型颈椎病。临床上各种五花八门的脖子痛,抬头痛、低头痛、转侧痛,疼痛牵扯头部,疼痛牵扯肩部、疼痛牵扯背部等等。有时候,我们有满意的疗效;有时候疗效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思前想后,笔者觉得这与辨经/筋选穴有很大关系。

颈部的经络循行,我们能脱口而出的是,颈部后正中线是督脉,颈后部两侧是膀胱经,颈侧部是少阳经。于是很多时候会根据这样的意识轻易判定选用肩井穴、或天柱穴、或天牖穴、或夹脊穴。如果是以这样的思维选穴,如果选穴岐黄针针刺后疗效不理想,那么就需要反思了。

在QH交流群中,陈老师经常解疑答惑,从中可以看到陈老师辨经/筋非常仔细,而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经/筋的时候就错了。比如颈部经络循行的确就如上所述,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又有不同,甚至还有前后交叉。根据临床常见的疼痛范围,笔者将部位局限在头肩颈部进行比较。

比如膀胱经,从背部往上看:第一侧线为厥阴俞——肺俞——风门——大抒——天柱——玉枕;第二侧线为膏肓——魄户——跗分——天柱——玉枕。在肩背部的位置第一侧线基本上竖直向上,靠近脊柱后正中线;第二侧线是稍偏外侧,靠近肩胛骨内侧缘向上循行。反推之,颈后部疼痛如果伴有背部牵扯痛的,需要判断是否为膀胱经,且还需要判断属于第一还是第二侧线,那么选穴肯定就不同了。

接着,手太阳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从肩部往头部,穴位分别是臑俞——天宗——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天窗——天容。在肩背部是绕行肩胛骨部位的;而在颈肩连接处,手太阳小肠经与膀胱经又有交会,交会穴为膀胱经跗分和大抒穴;然后一路往颈部前面循行至天窗天容穴。反推之,如果患者患者在跗分和大抒穴部位出现疼痛,那么就需要临床判断上下循行部位是属于膀胱经,还是属于小肠经,选穴又不同了。

然后,手少阳三焦经,“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从肩部往上循行穴位分别是肩髎——天髎——天牖——翳风。这一条经络循行线大致在肩胛上缘,在肩颈部又与其下方的小肠经在秉风处交会,再往上又与其前内侧的足少阳经在肩井穴交会,然后往上循行至天牖穴。反推之,天牖穴与肩井穴搭配,是手足少阳经并治;而天牖穴和天髎穴搭配就是手少阳经专属。

最后,足少阳胆经,“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从肩部往上的穴位是肩井——风池——脑空,穴位虽然简单,却是在肩井穴与手少阳相交,且以此为交界,有循行手少阳之前后之分,那么颈部牵扯肩井部位的疼痛,就需要临床判断归属手少阳还是足少阳了。

 术法无定数  临症需精研;个人浅见,与君共勉;不正之处,望请指正。



面神经炎的岐黄针分期治疗探讨

2019-03-07  H珠Q  来源 

面神经炎(又叫面瘫),是指茎乳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率26~34/10万人。冬春之交,气温变化大,乍暖还寒,是本病的高发时期,若人体免疫能力低下,则极易受凉,局部血管痉挛或病毒感染,导致面神经发生炎性水肿,出现口眼歪斜等症状。

本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针灸优势病种之一,同时美国《特发性面神经炎诊疗指南》中也对针灸治疗予以了推荐。岐黄针治疗本病较普通针刺疗效更佳:急性期能很好的控制炎症反应,恢复期可有效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后遗症期亦可进一步促进机能恢复,减轻后遗症状。值此面瘫高发时期,笔者将陈振虎教授对本人的指导以及自身在临床中运用的体会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以飨同道,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三期治疗:

急性期(发病后1周内):用最短时间控制面神经的炎症反应

取穴:风池、天牖(每日一穴、交替使用)

本病发病早期已少阳经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有太阳表证,或风寒之邪未解,或风热毒邪未透,局部瘀热明显,故治疗当以疏通少阳,解表达邪为先。天牖为手少阳经常用腧穴之一。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可主治头面五官疾患;风池为足少阳、太阳、阳维交会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功擅祛风,主治:头痛、落枕、眩晕、目泪出、耳聋、口眼歪斜等疾病而有风邪之见症者。

操作:风池穴常规消毒后,以一次性使用岐黄针直刺1寸左右,患者觉酸胀感后,轻摇针柄,缓退出针,后沿足少阳胆经方向上下30°角行合谷刺;天牖穴常规消毒后,以一次性使用岐黄针直刺1寸左右轻抵骨,患者觉酸胀感后,轻摇针柄,缓退出针,后向风池、翳风方向以60°角行合谷刺。

恢复期(发病后1周至2月内,通过有效治疗,恢复期可提前):促进神经修复,增强表情肌运动机能

取穴:印堂、瞳子髎、牵正、地仓、颧髎、夹承浆

 (根据功能异常情况每次选取2-3穴,隔日治疗一次或1周两次)

恢复期以手足三阳经脉及其附属结构气血不通,不得濡养为主,故治疗时需详辨经脉、经筋,按疾病的实际情况精选穴位,谨记“穴不在多,贵在中的,乱矢加身,有害无益”!

操作:印堂常规消毒,以一次性岐黄针往睛明方向斜刺半寸,患者觉酸胀感后,轻摇针柄,缓退出针,后向攒竹方向透刺半寸,退针后直刺印堂抵骨;瞳子髎常规消毒,以一次性岐黄针往鱼腰方向平刺1寸,轻抵骨,后往阳白、上明方向透刺1寸;牵正常规消毒,以一次性岐黄针往下关方向透刺1寸,患者觉酸胀感后,轻摇针柄,缓退出针,后向颊车方向透刺1寸,退针后往牵正穴直刺抵骨;地仓常规消毒,以一次性岐黄针往颊车方向以60°角透刺1寸,而后以30°角继续透刺,最后直刺地仓抵骨;颧髎常规消毒,以一次性岐黄针往迎香方向以60°角透刺1寸,而后轻摇针柄,缓退出针并向地仓方向以60°角透刺1寸,最后直刺颧髎抵骨;夹承浆常规消毒,以一次性岐黄针往颊车方向以60°角透刺1寸,而后以30°角继续透刺,最后直刺夹承浆抵骨。(注意事项:面部较易出血,形成血肿,出针后注意按压针孔)


后遗症期(发病2个月以上):控制或减轻后遗症的产生

经前两期的规范治疗,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个别患者因多种基础疾病或体质虚弱,抑或未经正规、有效治疗可进入该期,笔者在临床中常遇3个月以上未愈的患者求诊,治疗颇为棘手,然医者仁心,仍当竭尽全力,特别是半年内的患者,仍有恢复希望,即使未能痊愈,亦当减轻患者的后遗症状。该期以久病入络,气血耗伤,面部经脉失于濡养为主要病机。治以疏通经脉,温补气血。

取穴:局部取穴同前,可加用足三里、膈俞、脾肾、肾俞或中药内服健脾补肾,活血通络(穴位操作可参考岐黄网其他推文,中药处方需详为辨证)。

病例分享:

患者马某,女,26岁,门诊号:JSE00******2,初诊:2018.08.29,“左侧口眼歪斜2天,孕37W”求诊。初起鼻塞、流涕、咳嗽、汗出,未予重视,2天前面部麻木不适,后口眼歪斜,眼无法闭合露白3mm,人中沟、下唇右歪、口角下垂明显。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右微微浮数,左脉细弱。患者经常规针灸治疗、中药疏通少阳,清热散风,炎症反应旋即控制,但终因气血养胎,恢复缓慢,又因产后哺乳,休息欠佳,直至2018.10.24,经治2月,虽人中沟居中,但仍闭目不全,露白1mm,鼓腮漏气,下唇歪斜明显,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诊断:面瘫(后遗症期)——气血不足,筋脉失养。予暂停针灸,予以服用八珍汤补气养血治疗共计21剂,脉由沉转浮,脉力增强,进而转用岐黄针治疗(取穴:印堂、夹承浆/瞳子髎、牵正、地仓),每周两次,两组穴位交替,经治八次,诸症悉愈。

岐黄针治疗胁肋部挫伤

2019-03-07  H珠Q  来源  

    

    挫伤是指由钝器作用造成以皮内或/和皮下及软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挫伤的实质是软组织内较小的静脉或小动脉破裂出血,血液主要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层内。挫伤的临床表现为皮内或/和皮下血染,挫伤的大小、形态以及出血程度,颜色的深浅,随作用力大小及局部组织的特点而变化。根据挫伤后出血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皮内出血和皮下出血。通常皮下组织较致密处出血量较少;皮下组织疏松部位出血量较多,甚至血液积聚于局部组织内形成皮下血肿。

    患者张XX,女,55岁,因“左侧胁肋部疼痛2周”为主诉就诊,患者于两周前在家拖地时不慎滑倒,倒地过程中左侧协肋部撞击在方形凳角上,左协肋部疼痛,活动受限,当时X线检查未见骨折征象,近2周患者口服止痛药,外敷膏药,理疗疼痛均未见明显改善。接诊时症见:左侧协肋部疼痛,活动时明显受限,主要表现为卧床后不能起身,左右侧身及旋转时疼痛明显,下蹲后不能起来,舌淡暗,胎白,脉细。

    查体:患者右侧卧位,左侧协肋部靠近腰段可见片状瘀青,触诊11、12肋端靠近腋中线处压痛明显。

    诊断:中医诊断:痹病(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左侧胁肋部挫伤

    治疗选穴:左侧京门

    操作:患者右侧卧位: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取55mm岐黄针飞针手法,快速刺入皮下,行输刺,抵骨后(约15-20mm)将针退至皮下针尖朝章门穴及带脉穴行合谷刺,得气后将针取出,用消毒棉球按压。

    效果:出针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卧床后及下蹲均能自行起身,转侧及旋转活动度明显改善。

    选穴解析:京门、章门、带脉均属足少阳胆经,均可治疗胁肋部疼痛,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监骨下。腰中季肋本夹脊。肾之募,《铜人》灸三壮,针三分,主腰痛不得俯仰久立。章门一名长平,一名协髎,脾之募,足少阳,厥阴之会,《素注》针八分,主胁痛不得卧,胸胁痛支满喘息,腰痛不得转侧。《百症赋》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用细寻。《节要》奇经八脉诉:带脉者,起于季协,回身一周。其脉气所发,正名带脉,以其回身一周如带也,又与足少阳会于带脉。本病患者胁肋痛并有侧身旋转受限,故取带脉穴。且三穴相互邻近,一针三穴可减少患者针刺疼痛。

治疗前

治疗前患者侧卧位不能起身

治疗后患者平躺能自行起身

治疗后患者下蹲能起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