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保驾护航 “贴心”的娘家人是“做”出来的 ——访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秋荣 作者: 范晓菲 陈秋荣向员工解读法律法规。 姓名:陈秋荣 年龄:40岁 职业: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格言:敢于、善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助推企业更大发展。 他,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以一名法律守护神的名义用心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虽然脱下了那身圣神的法袍,但心中的那杆秤依然锃亮,努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职工保驾护航。 他,是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秋荣。身为恒力集团副总经理的他被公司推荐选举成为工会主席后,他坦言自己更加忙碌了,他说:“对我而言,并不是'当’上了工会主席,而是在工会工作中,如何'做’好工会主席,用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为企业保驾护航,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角色的转变 从“审判者”到“预防员” “我在法院工作了13年,在一个环境中待了那么长时间,难免会有'疲倦感’。”陈秋荣说。在他人眼里,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后进入法院工作的陈秋荣在职业道路上肯定是一路顺风的,但办公桌上尚未翻完的卷宗及一张张准备约见当事人的日程安排单,诉说着陈秋荣繁忙而琐碎的工作。 陈秋荣是一名年轻的法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一位恒力集团的相关负责人。陈秋荣的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良好形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企业管理越来越'法制化’,需要专业的法务人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该负责人说。 2015年,陈秋荣脱下了法袍,放弃了自己的“铁饭碗”,成为恒力集团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集团的法务工作。“在法院工作,我是一个'审判者’,注重的是如何提升审判业务的专业化水平,合同纠纷、公司纠纷、证券票据等案件都需要我们负责审理,还包括事后的审查裁判工作。”陈秋荣说,“进入恒力集团工作后,我则变成了'预防员’,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助力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类合同、各种谈判更加法制化、规范化。” 节奏的调整 从“早九晚五”到“挑灯作战” “相比之下,企业的工作节奏快多了,在企业,连夜准备第二天会议的材料那是常有的事。”陈秋荣说。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陈秋荣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他开始直面挑战各项不同的工作。 作为“法律专家”的陈秋荣笑称自己在企业商务谈判、并购重组等方面是个“小学生”。进入恒力集团后,陈秋荣一方面用自己的知识为企业发展效力,一方面开启了“学习模式”,“啃书”、请教、观摩……只要有时间,陈秋荣就不会放过学习的机会。他说:“从司法部门到企业,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岗位,我需要学习、适应的地方太多了。” 进入企业后,陈秋荣是忙碌的,上一个小时他可能还在办公室研究公司合同中出现的法务问题,下一个小时,他或许就会坐在会议桌旁参加商务谈判了。即使工作繁忙,陈秋荣依然坚持发挥“法官”特性,加入到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去,“本能”地调解员工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各类纠纷。 意识的提升 从“当上主席”到“做个娘家人” “陈总曾经做了13年的法官,他公平公正的调解了我们车间两个员工之间的纠纷。”“陈总仔细地向我介绍了劳动法中有关加班费的计算方式,让我对自己的工资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渐渐地,“陈法官”来了,公司职工感觉心里更有依靠了。 2016年,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工会领导班子换届,陈秋荣被推举为新一届工会主席。成为工会主席后,陈秋荣对工会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这让他对工会的性质、地位、方针、路线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用心为职工做事,才能做成事,做好事。”陈秋荣说,工会主席不是“当”而是“做”,就是服务他人。 在一次走访中,陈秋荣了解到一位职工的家属在一场劳动纠纷中受到很大损失。得知这一情况后,陈秋荣发现职工之所以维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法治意识淡薄,对劳动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陈秋荣带领工会开始对员工进行普法教育。 要普法教育干什么?陈秋荣向职工们解释:普法不单单是为了个人,而是希望大家懂法以后,把法律法规向身边的人介绍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他们了解法律知识后也就保护了自身的利益。 在企业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陈秋荣默默工作,为维护员工权益,推动员工进步,树立企业形象,加速企业发展积极努力。他说:“看到员工收入和素质双提升,看到员工和企业双受益,是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 盛泽周报 2019-03-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