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3D打印出了智能垃圾桶

 老沈阅览 2019-03-08
            ■解放日报记者 许沁
   
   小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在长宁区建青实验学校的STEAM课堂上,小伙伴用3D打印结合编程,制作神奇的人工智能垃圾桶。这所15年一贯制的中小幼一体化学校,最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将垃圾分类和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更多感性认识。

   探究实验解答心中疑问

   学校“生灵之境”探究小组开始尝试首个探究活动。从教室里的湿垃圾、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中,分别取出一种垃圾,将它们埋入土中并种上植物,模拟自然界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对比它们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

   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记录和调查,小伙伴发现:不同的垃圾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是不同的。比如:橘子皮作为湿垃圾,经过四周,大面积长出了霉菌,并开始降解;餐巾纸这样的干垃圾有小部分颜色发生了变化;矿泉水瓶是可回收垃圾,完全没有被降解的迹象。五年级学生王睿迪说,垃圾分类后,可回收垃圾可以用资源回收的方式循环利用,湿垃圾可以用填埋或堆肥的方式处理。不同种类的垃圾都有了对应的去处,实现资源再生,不污染环境。

   “生灵之境”探究小组指导老师韦海峰说,垃圾分类探究式课程不仅解答了孩子们心中的疑问,也根据年龄特点普及了环保课程。

   3D打印编程助力垃圾分类

   在校园STEAM编程工作坊,6位小学生协同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编程、机器人与3D打印,制作出一个个人工智能垃圾桶。

   人工智能垃圾桶使用红外传感器监测和舵机驱动,老师用编程模拟“倒垃圾”场景:当有人把物品放在智能垃圾桶的“端盘”上,垃圾桶可以自动将物品“吞”进肚子里……学生们还可以在人工智能垃圾桶上,涂上不同的色彩,以区分各类生活垃圾。

   小学生以“新型垃圾桶”的探究式学习,在富有特色和趣味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意识。建青实验学校副校长童葆菁说,自2017年起,学校将垃圾分类融入2000多名学生的教学主题活动,幼儿园的孩子基本掌握认识“什么是干垃圾、湿垃圾”;小学、初中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垃圾分类”“怎样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高中生则带着课题进行环保类、垃圾分类的研究性报告学习和撰写。

   在校园教学楼底楼有一棵创意“环保树”。二手书籍、旧校服、文具用品、雨伞……同学们可以将个人不需要的闲置物品捐赠到这里,通过这棵环保树,将可再利用的资源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同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