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得见的博物馆】丁村人骨化石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3-08

2019年

山西博物院将迎来百年院庆

我院与太原FM97.5老年之声

合作推出

《听得见的博物馆》特别节目

由我院讲解员和志愿者代表

讲述100件山西博物院馆藏经典

用声音讲述

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即日起

与大家分享这些故事

作为献给山西博物院百年华诞的

一份礼物

......

READ MORE

听得见的博物馆2丁村人骨化石 来自山西博物院 05:00

在国务院1961年所公布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仅有两处旧石器遗址,一处是从民国时代就备受关注的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另一处,就是山西的丁村遗址。

丁村的发现有几分传奇。在1953年,全国各地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如火如荼地在搞建设,临汾也是如此。在丁村一项国防建设的挖砂工程中,人们无意中发现了一批“化石”,但当时工人们误以为是传说中的“龙骨”。

当时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郑怀礼怀疑这可能是“化石”,所以他上报给文物局。文物局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实地考查,并确认这就是“化石”,同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对这批标本进行了鉴定考察,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一见到就认为这是一批非常重要的考古材料。

1954年,专家奔赴临汾开始实地考察并对丁村遗址进行了发掘。经过考古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哺乳动物28种,但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现了人类骨骼化石。通过对动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的丁村汾河比较宽阔、树林茂密、气候也比现在温暖适宜。


丁村人牙齿化石

在这批遗物中,重要的是发现了三颗人类的牙齿,经过鉴定这三枚牙齿属于同一个体(即同一个人),应当是一个十二三岁左右的儿童。通过复原发现,这些牙齿中的臼齿咬合部分呈椭圆型,比距今7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简单,但比现代人类的牙齿结构要复杂,牙齿的间沟部分呈十字型,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有的体质特征,剩下两枚牙齿为铲型门牙,也是中国人常见的一种特质,这可以证明,至少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类已经形成了一种连贯的进化模式,而并非纯粹由其它地区迁徙而来。

丁村人右顶骨化石

在1976年,在丁村又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幼儿的右顶骨化石。通过鉴定,这一时代的丁村人属于早期智人。早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已与现代人接近,脑容量也同现代人相似,只是脑部结构还比较简单。但是从发现的骨骼和顶骨化石可以证明当时的人类体貌特征为前额微倾、眉骨发达,与现代人在体貌特征上也还略有区别。


展厅场景

丁村人骨的发现,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从智人时代开始,并非纯粹地由其它地区人类迁徙演变而来,而是本土人类和其它地区迁徙人类逐步融合而进化演变成现代人。丁村遗址的发现,确立了这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的一个遗存,为中国人类研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丁村时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是一种被称为三棱大尖状器的石器,然而在这一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使用这种工具,所以其他的山西人在使用什么呢,请听下一期——石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