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月二龙抬头

 宛平2008 2019-03-08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古谚“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伏地下一冬天的生灵们开始活动。也预示新的一年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其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事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苍龙(青龙)、朱雀、白虎、玄武4种灵兽。其中,东宫7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

二月二 <wbr> <wbr>龙抬头

二月二 <wbr> <wbr>龙抬头

二月二 <wbr> <wbr>龙抬头 
二月二 <wbr> <wbr>龙抬头

    当第一宿角宿的“龙角”出现于地平线上时,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今年推迟值春分前)。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民间有剃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而吃饺子则叫“吃龙耳”。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二月二 <wbr> <wbr>龙抬头

    这种民俗与节令有关。二月初一前后为“惊蛰”。青蛙、蛇、蚯蚓等许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到了第二年农历二月前后,天气回暖,陆续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出来活动,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个节令名曰“惊蛰”。

二月二龙抬头

 

 

图说二月二简介 <wbr>由来 <wbr>龙抬头 <wbr>剃龙头 <wbr>吃猪头肉 <wbr>食俗 <wbr>活动 <wbr>健身养生【海量组图】

    传说中的龙是先民在蛇、蚯蚓等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因而民间又将蛇叫“小龙”。二月二前后,蛇、蚯蚓等结束冬眠、开始活动。民间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风雨的主宰,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开始活动的日子,故曰“二月二,龙抬头”。

    旧俗,蒙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谓之启蒙),赠文房四宝等。二月初三为主宰功名之神文昌君诞辰日。文昌君主科甲功名,乃文魁之首。《史记天官书》载:“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将,二日次将,三日贵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禄。”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