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到底有多聪明临死前留下19字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9-03-08

作为三国数一数二的谋士,诸葛亮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在出山之前便定下了隆中对的策略,在辅佐刘备后,更是帮助刘备从身无立锥之地到坐拥川蜀之地,并最终建立了蜀国,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存在,也许三国的局势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六次北伐,虽然最终均无功而返,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为后世津津乐道。

当然,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曾经与刘禅有过意见相悖的时刻,比如刘禅曾委婉的劝说诸葛亮停止北伐,让蜀国休养生息,而诸葛亮却坚持北伐,而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不仅以失败而告终,反而让蜀国积攒了几十年的国力耗费一空,在诸葛亮死后,刘禅需要重新收拾这样的烂摊子,在刘禅心里,多少对诸葛亮有些怨恨。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驻扎五丈原时期,诸葛亮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但在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于是他给自己远在东吴的哥哥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诸葛亮说道:“瞻今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虽然诸葛瞻十分聪慧可爱,但是将来却不能堪当重任,这也让诸葛亮感到十分遗憾。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并没有刻意打压诸葛亮的后代,反而对他们百般照顾,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诸葛瞻,并且升任诸葛瞻为卫将军,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后,部下劝诸葛瞻立即占领绵阳等战略要地,一旦绵阳丢失,那么成都肯定不保,而诸葛瞻并买有采纳,结果邓艾很快兵临成都城下,为了不造成更多的伤亡,刘禅选择了开城投降,事实证明,诸葛瞻确实难堪大任,不知泉下有知的诸葛亮会作何感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