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咨询公司的印象是什么?是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的高强度工作节奏?还是高薪高成长高淘汰的竞争文化?今天的推送,我们也应应景,借着三月八日的春风,请出麦肯锡中国区五位小姐姐,来给大家聊聊她们的高光故事。 她们之中有出差、加班、一天趴在项目上14+小时的“90后”咨询顾问,还能轻松玩“铁三”,理由是“游泳3.8公里,骑车180公里,再跑一个全马,这个牛皮可以吹一辈子”;有入职19年、家中仨娃的“财神姐姐”,每天霸占微信好友步数排行榜前三不说,还能高质量平衡工作家庭事业;有把麦肯锡视为more than a job, less than a life的非典型咨询顾问;有十二年如一日保鲜工作与爱情的大神;还有人把“第二职业”干得风声水起…… 在一个多元包容的职场环境里,没有整齐划一的脸谱,员工也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正如麦肯锡总裁施南德反复强调的那样,推进多元包容将是他在任的工作重点之一。欣赏并珍视多样性,这样的文化才是有爱有温度的。 01 项姝蕾:入坑“铁三”终不悔 商业分析师,入职2年10个月 Swim 2.4 miles, bike 112 miles, run 26.2 miles — BRAG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 John Collins, IRONMAN co-founder 入坑“铁三” 我上学的时候并不喜欢运动,是个不折不扣的宅女,而现在却被贴上了铁人三项女汉子的标签。这一切都要从两年前的国庆节说起,当时我正处在人生的一个小迷茫期:事业上,入职后的高速成长期一去不复返,对每天的工作产生了倦怠;感情上,刚以一种不太愉快的形式结束了一段满怀憧憬的关系;就连生活中也充满着各种小bug,比如被无良庸医误诊为甲状腺癌……可谓流年不利。好基友说这是25岁危机,强力“安利”我入坑铁人三项。当时我对“铁三”一无所知,但立马入坑,因为 “游泳3.8公里,骑车180公里,再跑一个马拉松,这牛皮可以吹一辈子!” 半年备赛 从铁三小白到完成第一个奥运距离铁三,用时半年。从不会自由泳到能够在公开水域轻松游完1.5公里,从没有骑过赛车到以将近30公里/小时的配速骑完40公里,第一次完赛带给我的不是劳累,而是兴奋和舒畅。很多人问我做项目那么忙怎么还有时间玩这个?我的答案是自律,这也是铁三带给我的最大改变。我在出差的飞机上读完了三本厚厚的铁三理论书,利用早起和晚饭时间在酒店的泳池和健身房训练,周末回到上海更是雷打不动每周都找教练上课。 每一次进步都能强烈被觉知,这种高速成长感让我获得了无比舒畅的愉悦。 铁三收获 比起足球、篮球这类团体竞技,我更喜欢个人运动,这大概是性格所致。无论何事,赢也罢输也罢,都不太计较,更在乎的是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能否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从这个角度来说,铁人三项与我的性格非常契合,游泳、骑车、跑步,每一项运动都能使我感到由衷的快乐。除了和自己较劲的快感,参加铁三也让我见证了很多。冲过铁三的终点线并不都是健康强壮的年轻人,在赛场上我看到了头发花白的90多岁的老先生,看到了依靠辅助装备完赛的残疾人,看到了不足10岁的小朋友和父母一起接力比赛…...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人类最勇敢、最坚韧的一切美好品质都在这里得到体现。而坚韧与勇敢,又何尝不是支撑我们度过生活中每一个难关的秘诀呢? 02 高劼:高质量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中国区财务总监,入职19年 我自认为是个坚持的人——起码在跑步这事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我都会晨跑1小时,这是我总能在一众微信好友的步数排行榜上“霸占”前三的原因。几天前某个清晨,跑着跑着忽然脑袋像是“叮”了一声,这是我在麦肯锡的第19个年头了! 回想2000年我加入纽约分公司,仿佛就在不久前。七年后我调回中国,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几个分公司“行走”。在朋友眼里,我挺神奇的。一是跨行不跳槽。最初我以IT专员入职,然后转行做财务,现在成了中国区的 “财神姐姐”。二是高质量兼顾工作、家庭和生活。工作上,我打理1000个人的账本;家庭上,我是三个娃的“老母亲”,老大12岁,孩子们的教育、成长问题,我没少操心;生活上,还能坚持自己的热爱——跑马拉松、跑越野赛。世界六大满贯马拉松,我跑了三个,今年11月将跑第四个。同时,我也尽自己所能做些公益活动。这几年我担任上海纽约大学同学的外部导师,为大一大二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建议。另外,我是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东亚区董事会成员,协助推广管理会计这个财务与战略相结合的职业(不拿饷的哈)。 那么,我是怎么实现工作家庭生活三不误的?按照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就说三点吧,绝对的亲测有效。 1. 灵活的制度安排。就像我朋友所说,有三个孩子且从事一份高强度职业,这种情况在业界不多见。我认为制度保证是根本因素。以考勤为例,麦府没人盯着你打卡,你把事情做完做好就行。即便需要加班,也不见得必须在公司。 2. 能力强且较稳定的团队。抓大放小,我只要在全局和大事上做好安排,把过程控制好就可以了,很庆幸我有一支战斗力很强,且流动率不高的团队。 3. 找到符合全家人意愿的最大公约数,也要有自己的牺牲。现在我跑马没以前那么“疯狂”,多了一些全家出游。我特别不想在孩子的成长旅途中缺位,大儿子2年前练重剑,每年参加全国俱乐部联赛,市比赛,国际比赛8-10次。现在我也开始学击剑,为的是跟上他的节奏。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麦府哪有什么大神啊,有的只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分享的这三点不就是平衡工作家庭生活的方法论嘛。 03 ![]() 石俊娜:我的“非典型”咨询生活 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入职7年10个月 大学一毕业我就进了McKinsey,至今已过七年之痒。从初级咨询师起步到选上全球副董事合伙人,我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过各行各业的客户,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 助力中国城市的创新升级。无论是帮助企业客户还是政府客户,咨询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挑战和乐趣,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特别喜欢一位前辈说过的话:Mckinsey is more than a job, less than a life。留在麦肯锡的人,大概率不会把这仅仅当成一份工作。毕竟有那么多的班要加,那么多的差要出。这也符合外界对咨询顾问的固有印象。但我记得更牢的是后半句,毕竟在纷繁复杂的日常中,热爱生活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 熟悉的同事,许久不见后碰面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哎,你怎么又去玩了?确实,我的旅行安排密密麻麻,穿插在日历各个角落。除了部分提前安排的,其实大多数随出差在周末随机安排。每个人需要的休息方式不一样,我靠汲取新的养分来休息,而旅行是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过去几年,平均每个月都会去新的国家或地区。到新的地方,遇到新的人,能让我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打开了看待世事的视野。 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对生活不灭的热情。我的爱好比较广,在不能出门旅行的日子里,烘培、画画、徒步、攀岩、研究红酒和咖啡,轮番上阵。每一样都给予了我新的能量和乐趣。最近又对Tango产生了兴趣,正苦于难以安排持续的时间好好学习。但正如以往的每一次热情高涨,只要够喜欢,相信总是能够想到办法。 咨询需要强烈的求知渴望、快速的学习能力和持续的专注力。对生活如本能般的热爱,才是能担得起这份工作所赋予责任的基底。 认真工作,热爱生活。这理应是典型的咨询生活。 ![]() ![]() ![]() ![]() 04 ![]() 杨博:工作与爱情的保鲜秘笈 采购事业部亚太区经理,入职12年 每次和身边的朋友聊天,大家都惊诧于我的专一:“第一份工作在麦肯锡,一干就是12年”,“第一次交男朋友,携手就是18年“。 “难道不会闷吗?”,“真的不会哎”。看我每天“鲜格格”的样子,小宇宙BiuBiu的发光,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着热情和新鲜感。让工作与爱情保鲜,我有三个秘笈。 稳中求变,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所幸公司给了我尝试不同工作的机会,我做过分析师、咨询顾问、参与成立了大中华区采购能力竞争中心,后来又分管亚太区采购和供应管理部门,前年接手了麦肯锡全球采购中心,直到去年亚太区的产品研发事业部也成为了我工作的一部分。虽然都是在同一家公司,但是工作内容每隔2年会有一些变化,挑战一直都在。有了公司给予的信任和自由度,让我始终像打了鸡血一样热情饱满全情投入。 感知爱的能力 我的幸福感很高,倒并不一定是因为我真的比别人幸福(好吧,其实是真的)。我经常会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也常常感激这世界的善意,身边的美好。这给了我满满的信心和前行的动力,尤其在艰难的时候。世界是多面的,且远不是完美的,但你可以选择你想看到的,你想相信的,你想成为的。麦肯锡聚集着这么一群有爱有光有趣的人。在公司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默契十足,工作中处处是“你懂我”“真给力”的畅快感。 主动去生活 这里的关键词是“主动”。生活本身就是纷繁杂乱,而且常常是一地鸡毛。随遇而安,兵来将挡也是一种态度,但主动花心思加点料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之效。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是双职工家庭,有一双可爱的女儿。在麦肯锡工作压力大出差多任务重,聚少离多是家常便饭。但双职工的好处是足够理解对方的工作性质,彼此也就有了更多的包容和支持。我和先生都喜欢搞笑,但现实是往往周末爬回家就已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是选择消极抱怨,还是主动花点心思讲几个冷笑话,结果有天壤之别。生活中的小磨小擦,幽默真的是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嘿嘿对了,公司组织的活动经常成为我们夫妻团聚的福利(偷乐)! 创造一些回忆点 工作生活的主旋律是平稳的平淡的,但创造一些回忆点会让幸福感提高N个百分点。Make today the best day of your life,工作中的同事迎来送往,每年的部门大会,我都会花心思搞“创新”。家庭的纪念日、生日也尽可能留下一些回忆。不久前为庆祝先生的生日,我把我们的小故事发表在公众号上,收获了很多“小花”的粉丝。你瞧瞧这幸福感是不是刚刚滴! ![]() ![]() ![]() 我和同事一起疯~ ![]() 05 ![]() 姜晓华:公益是我的“第二职业” 对外关系专员,入职7年8个月 麦肯锡每年有个特别的日子叫Values Day。在这一天,全球各地的麦肯锡人都要坐下来,一起讨论和分享对价值观的看法。2013年6月的某一天是我入职后参加的第二个Values Day,得知一群可爱的小伙伴组织了一支公益小分队,在被打动之余,我也加入了,从此开启了自己在麦府的“第二职业”。 为打好 “第二职业“这份工,我和公益小分队的伙伴们经常周末也会讨论某一个活动应当怎样推进。我参与组织的第一次公益活动是探访上海郊区的一家残疾儿童福利院,这家福利院后来也成为麦肯锡中国区长期资助的对象。那天我们准备了许多与孩子们互动的游戏,一个十来岁的小朋友忽然拉着我的手问:“你是不是月亮姐姐?”我这才发现他的双眼无神,显然是失明了。他没有见过月亮,也看不见那天我特地穿上的粉红色Hello Kitty。月亮姐姐兴许是福利院老师给他讲过的某个故事中的人物。那一刻,我的内心像被狠狠扎了一针那般疼痛。此后我们这支小分队为了给山区孩子筹款暴走过50公里;走去过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建了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室;我们用认领心愿的形式将公司同事与需要帮助的孩子结成一对一互助;每年圣诞节的时候,我们都会选一所贫困地区的学校作为资助对象,给孩子们送去羽绒服、围巾、帽子、手套等暖心的礼物…... 这份“第二职业”,让我遇到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人,从十几年如一日为福利院默默做贡献的院长,到有爱的同事们,再到公益小分队的伙伴们。他们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麦府的第五个年头,我有了孩子。我会告诉他与人分享的快乐,相信这将是伴随他一生的财富。 ![]() ![]() ![]() ![]() |
|
来自: hercules028 > 《一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