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之后,皇室按照汉人的传统,把皇帝的女儿从“格格”改称为“公主”:皇后生的叫做“固伦公主”,妃子生的则叫做“和硕公主”。 尽管是皇帝的女儿,尽管贵为公主,但是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在皇室也不列外,公主的地位和皇子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 ![]() 按照大清的宫廷制度,一旦“龙子”出生,内务府必须马上组织一个几十人的“月子团队”来照料母子俩,包括保姆、奶妈、针线、浆洗、御医、饮食等方方面面,会被当成重点保护对象。但如果是“龙女”,待遇就差远了,除了团队规模大大缩小,服务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一年还只准许跟生母见上一面。 有个数据也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清朝皇帝的“龙子龙女”在未成年之前夭折的现象十分常见。据清史记载,从顺治入关开始,七位皇帝(最后三位无子嗣)一共生育了146个孩子。按当时15岁算成人统计,没有活到成人的就有74人,大致占一半。其中60个女孩竟夭折37个,死亡率达到了62%,大大超过男孩43%的死亡率。 ![]() 那些幸运活下来的公主,好不容易长到了婚嫁年龄,等待她们的更是无法预料的人生。清朝公主的出嫁年龄普遍都很小,一般在10至13岁就开始被婚配,比如像努尔哈赤的长女东果格格出嫁时就只有10岁。 在封建社会,公主的婚姻都跟皇权、政治联系在一起,公主是皇帝手中的一颗颗棋子,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皇帝常常用嫁女儿的方式(俗称联姻、和亲)来巩固他的统治地位,或远嫁边疆、或赐给王公重臣。 ![]() 清朝公主普遍寿命不长,好多还没有生育,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照清朝的习俗,公主出嫁后会住在专门的公主府里,驸马爷就像民间的入赘一样。 而且公主虽然已经出嫁,但毕竟是皇帝的女儿,尊卑的身份绝对不能乱。除了不能与丈夫住在一起,就连公婆见媳妇,也要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 还有一件事情对公主来说十分难堪。公主出嫁之后,常常会随带从小伺服自己的嬷嬷,用来照料日常的衣食住行,即使公主有想跟丈夫会面的想法,也得通过嬷嬷去传达。 对公主来说,自己何尝不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呢?但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不得不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即使是自己的丈夫,所以她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平时深藏闺中,难得几次见到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情况下没有生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 另一方面,公主从一生下来就远离亲生父母,在深宫中孤独成长,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也从来没有感受过亲情和爱情,所以很多公主出嫁后整日郁郁寡欢,大多早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