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針」有用!掌握「3穴位」輕鬆調理身體,通體舒暢又提神!

 范良光 2019-03-08

針灸

扎過針灸的人都有體會,被扎到的穴位會有氣流動的感覺。有時氣是往上走的,有時氣是往下走的。其實,扎針時氣的流動方向是可以控制的,經驗豐富的針灸醫生通過一些手法,可以控制氣的傳導方向,讓氣順著經絡,達到預定的方位。這就叫「循經感傳,氣至病所」。

1初級手法:針刺得氣

Advertisements

針刺手法有初級、中級、高級手法三種手法。其中「針刺得氣」是一種初級手法,患者在扎針之後有一種酸麻重脹的感覺,甚至還有痛的感覺,不同的針感叫得氣,從醫生來講,針下也有感應,患者有什麼樣的感覺是通過醫生的手法來調動的

2中級手法:循經感傳

Advertisements

「循經感傳」是中級的針刺手法,在患者得氣後,用手法來控制和傳導這種針感,比如讓扎針時氣的往上走還是往下走,目的是把氣傳到有病的地方,如此一來治療效果就會立竿見影。

專業的針灸醫生在治病時,不光要考慮扎針時要選什麼穴位,還要考慮用什麼手法來施針,合理的施針手法可以放大穴位的功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dvertisements

「循經感傳」的專業手法叫做蒼龜探穴。「循經感傳」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尤其是治療中風時會用到這種手法。中風後的患者往往出現單側麻木或偏癱,這時用「循經感傳」的手法,可以幫助患者恢復知覺。

Advertisements

病例: 40歲的阮先生,目前正處在中風康復期,他去年8月份得了中風,偏癱,左側半身不遂,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出院後通過一段時間的針灸治療,現在可以自行活動、上下樓梯。

通督啟神法

針灸治療中風有近端取穴遠端取穴兩種大法,針刺委中穴和三陰交都屬於遠端取穴,而中風的主要病變在腦,還可以在頭部用近端取穴來治療,這時就可以用到通督啟神法了。

Advertisements

通督啟神主要用到了三個頭上的穴位,人中穴、印堂穴百會穴。這三個穴位都是督脈上的穴位,通過調理督脈,達到治療腦病的目的。和大腦有關的疾病,如中風、腦癱、失眠、健忘、抑鬱都可以用通督啟神的方法來治療。

人中穴、印堂穴和百會穴三個合起來用有通督啟神的功效,單獨用某一個穴位,也能解決一些問題。

Advertisements

一、人中穴

不僅可以用於急救,還可以緩解急性腰痛便秘

人中穴在人中溝上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於急救時,可以用牙籤或者鑰匙等銳器使勁扎人中穴,直到患者恢復意識。用於緩解急性腰痛和便秘時,用手指甲按壓即可。

二、印堂穴

Advertisements

自我按壓,可以緩解前額頭痛眩暈

三、百會穴

每天用手敲打百會穴100下,還可以醒腦開竅,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敲打手法:五指併攏成一個小鎚子,錘百會穴即可,感覺到舒適的力度為宜。每天兩次,早晚各一次,清腦開竅,通督啟神。

3高級手法:針刺補瀉

李教授告訴我們通過手法,可以用針刺達到補虛瀉實的作用。補虛瀉實,簡單說,如果胃氣虛了就要在中脘穴用補法,胃氣實了就要在中脘穴用瀉法,一個穴位通過不同的手法達到不同的治療目的。

慢慢地進針,再慢慢地出針就是補法;快速進針,再慢慢地出針就是瀉法。

絕骨穴:防治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的發生也和大腦有關,中醫認為,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會造成大腦空虛,記憶下降,反應遲鈍。

李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有防治老年癡呆功效的穴位——絕骨穴。這個穴位是八會穴中的髓會,有益髓生血的功效。臨床使用時,常常給這個穴位用補法針刺。

而平日我們在家,也可以經常按壓艾灸它,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絕骨穴位於腳的外踝尖上三寸,此外,對於治療頸椎病,尤其是落枕很有效果,一邊用力地按揉絕骨穴,一邊活動頸椎,可以緩解落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