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思想:“特立独行,不同流俗”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俊YBWCMT 2019-03-09

庄子思想:“特立独行,不同流俗”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 文 三只眼文斋

特立独行,普遍用来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有人认为“特立独行”的样子超级帅,如果大街上只有你一个人把头发染成了粉色,毫无疑问,你就是最特别的那个“不同流俗”的人。总是不乏有人希望自己成为特立独行的存在,就像别人说喜欢某个光鲜亮丽的明星,她一定要表现出满满的不在乎和不屑;就像别人讨厌蛇虫子以及一切恐怖的事物,她一定要表现的勇敢。这样的不同流俗,其实显得有些矫情。而且,在这个强调团队精神、合作态度的现代社会,也许“特立独行,不同流俗”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在《庄子・徐无鬼》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吴王渡江登岭,猴群看见吴王的队伍扛着打猎的武器,立时惊惶地四散奔逃,躲更远的树上,有的猴子甚至进丛林深处。可是,偏偏就有一个猴子留下了,它从容不迫地腾身而起,抓住树枝跳来跳去,时时朝吴王的队伍发出吱吱的挑衅声,以显示它的灵巧。吴王连续用箭射它,它都敏捷地接过或者打落飞速射来的利箭,并同时做出在其它猴子面前显摆的样子。

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着它的便捷而蔑视于我,它会死在自己的骄傲上。”

说完,吴王下命令左右随从一起上前射箭,百箭齐发,猴子抱树而死。

吴王再对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因想展示自己与众猴的不同,以至受到这样的惩罚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颜不疑回来后便拜贤士董梧为师,用以铲除自己的做气,弃绝淫乐,辞别尊显,三年以后,得到全国上下的称赞,贤声外达。

这只猴子之所以有那样的悲惨结局,原因就在于它太爱自我炫耀、标榜,处处都要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反而因此成了众人反感、厌恶的对象。而且不知审时度势,面临险境尚不自知。所以说,有时候悲剧恰恰是“与众不同”而造成的。

人类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风流俊美、才华横溢,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个性凌厉傲岸,旷逸不羁。结果,这位世间少见的天才年仅四十岁,就被押往洛阳建春门外东石桥南面的马市上斩了首,以致《广陵散》自此失传;明代文史学家、思想家李贽最早彻底地颠覆了孔子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至高无上性,也否定了孔孟之道所说的仁义道德的规定性,算是历史上最最“特立独行”者,常常讲学时惹得万人空巷。最后,李贽被诬下狱,被迫自刎死于狱中。

其实,特立独行并非不可取,道家主张逍遥任性,庄子就是追求思想和灵魂彻底自由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在道家看来,真正的个性与众不同不是一味地炫耀自己,彰显不同,而是一种智慧的人格气质和行为方式。所以,我们要学习道家的做人之道,就须知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世,必须学会收敛自己,不要不看时机与环境地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个性。人的优势也往往会是他致命的弱点,学会收敛锋芒,才能保护自己。

如今的种种媒体,包括图书、杂志、电视等也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然而,过度张扬的个性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了别人,更会毁灭自己的前程。为逞一时之快而不顾后果总是令人反感,而且,还有多少人用面上的特立独行,来掩饰平凡苍白的内心。过分“特立独行”是危险的,做人不妨适时收敛起自己,从庄子的寓言中看,一个过分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其出路只有两条,要么被众人排斥在外成为异类,要么就是被刻意甚至恶意的同化“污染”,甚至危及生命。尼采在《与孤独为伍》一书中写道:“特立独行的人总是令人反感,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方式使周围的人感到自卑。”因此,我们何不学学道家所主张的守拙做人之道,让自己与别人都能快乐的生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