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两地汤”

 杜子桐 2019-03-09


两个“两地汤”

两地汤(一)


【处方】 大生地30克(酒炒)元参30克 白芍药15克(酒炒)麦冬肉15克 地骨皮9克 阿胶9克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治肾水不足,虚热内炽,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粘,伴有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滋液,凉血清热,地骨皮泻肾火,除骨蒸;阿胶、白芍养血益阴。配合成方,共奏滋阴补血,凉血清热之功。


【摘录】 《傅青主女科》卷上

两地汤(二)

【处方】 熟地1两,生地1两,玄参1两,肉桂3分,黄连3钱,天花粉3钱。


【功能主治】 喉痹。喉忽肿大而作痛,吐痰如涌,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热,呼水,咽喉长成双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鸡冠。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下喉即愈,不必2剂。


【摘录】 《辨证录》卷三

散人评注:两个“两地汤”分别对应于妇女月经不调和喉炎两个完全不同的症状,而且,方中的两地也不尽相同,用者留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