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爱相杀”的梵高与高更(下)

 铁血老枪 2019-03-09

1888年阿尔的冬天阴冷异常,暴雨不断。无法外出写生的两位画家不得不缩在狭小的斗室里谈论艺术,而这加剧了两人的争执。高更随后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梵高与我完全不相为谋,在绘画上的观点尤为不同。对他欣赏的杜比尼、齐耶姆和‘伟大’的卢梭,我丝毫没有感觉。而我热爱的安格尔、拉斐尔和德加,他竟嗤之以鼻。为了平息争吵,我只得说:队长,您有理!”

特别是对保罗·塞尚的评价,两人意见完全相左。高更非常敬仰塞尚,在巴黎时曾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跟在塞尚的身后不停地恳求教诲。梵高也见过塞尚,他羞答答地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对方,希望获得有益的建议。塞尚默默地一张张仔细看过之后,结结巴巴地就说了一句话:“画这些画的人一定是个疯子!”这是梵高最害怕听到的,因为他的家族的确有精神病史,他父亲还计划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因此,就在高更大谈塞尚如何伟大之时,梵高断然喝道:塞尚是个骗子!

另一位两人为之争吵不休的是蒙提切利,以“厚涂法”而闻名。厚涂法在意大利语中也称“面团”,顾名思义就是用很厚的颜料涂抹在画布上,并在画布上形成鲜明的笔触。厚涂法对成就梵高的绘画技法至关重要,但高更在私信中就言明:“梵高尊崇蒙提切利的厚涂法,这种无序的走笔是我最为厌恶的。”

两个人始终吵闹不休,最后高更永远以“队长,您有理!”来试图结束冲突。这是一句流行歌曲的歌词,可偏巧梵高不喜欢流行音乐,于是两人又再为“队长,您有理!”而争吵。

高更提出要为梵高画一幅肖像,作为礼物送与提奥。其实他早生离意,计划在分手之前答谢对方。画的名字叫做《画向日葵的人》。

画中最为生动的是梵高持笔的右手。高更在晚年回忆梵高时,还专门提到过这双“白净而灵巧”的手。然而,梵高在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脸上立即失去了笑容。他眉头紧锁,呼吸急促,一阵沉默后大声怒吼道:“这就是我?疯了的我吗?”于是两人又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冲突。

当天用晚膳时,两人面对面坐在餐桌前,沉默不语。梵高忽然抄起面前的酒杯向高更砸去,高更灵巧地闪开,但被泼了一身酒。他一个箭步抱住梵高,把他扶到房间睡下。第二天梵高醒来时对前一天发生了什么浑然不知,只记得好像冒犯过高更。高更讲了事情经过后,表示自己要离开阿尔。梵高眼看自己的计划就要落空,无数心血付之东流,就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恳求高更留下。最终,在梵高反复的哭诉、哀求之下,高更才勉强答应暂留下来。

之后的时光变得死气沉沉,梵高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高更担心受到攻击而夜不能眠,经常在半梦半醒时突然见到梵高幽幽地立于自己床前,被吓出一身冷汗。高更在信中陈述了1888年12月23日的情况:“我出门后梵高追上我说:你沉默,那我也沉默。”15年后,高更旧事重提时,情节则做了改动:“……我转过身,看到梵高向我冲过来,手里握着一把剃刀。那一刻,我凝视他的眼神一定非常坚定有力,使他停下来,低着头,一会儿就转身走回屋里。”梵高回到房间之后就发生了众所皆知的惨剧:他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又把它送给了本地妓院的一个女孩。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他满身是血地晕倒在自己的房间,急忙把他送去医院。高更独自离开了阿尔,两人从此天各一方。

踽踽独行终至巅峰

梵高割耳后病情更加不稳,在周围人眼里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疯子。最终,大家联名向市长请求将他关进精神病收容所。他被关在收容所总计一年零八天,病情严重时甚至失去了作画的自由。其间,他曾经返回黄房子寻找被封存的画作,发现很多已经因雨季时房间漏水而被毁。厄运再一次将他打入谷底,可他仍然选择承受一切。在病情平稳时,他一面修复过去的作品,一面勤奋作画,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其中就有被后人奉为经典的《星夜》,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幅画创作于1889年6月,当时梵高寄身于阿尔附近的圣雷米收容所,只能从带有铁栅栏的窗户眺望外面的景色。他曾画了多幅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窗外风景写生,而《星夜》中的很多景物元素在那些图上根本找不到。也就是说,《星夜》的景色实际上不是看到的,它只存在于梵高的脑海中。梵高将一天中不同时段、不同天气的景物重叠整合,再加上自己的回忆与想象,最终完成此画。这种技巧不正是梵高曾经几度与高更争辩却又在暗中尝试的吗?可见他对高更依然存有敬仰之心。

《星夜》的下半部分是一座宁静的村舍,参差的房屋、零星的灯火、矗立的教堂、背景的丛林,这些应该源于画家对荷兰家乡的回忆。尽管受到自己大多数家族成员的嫌弃,遭遇挫折与委屈后的梵高还是止不住地想家了。《星夜》的上半部分是旋涡般流动的星空,全部出于梵高对自然的提炼和抽象,与下面的村舍一动一静相互呼应。画面左侧有一株丝柏,广植于地中海国家的陵墓之间,通常是死亡的象征。也许画家想通过丝柏(死亡)来将村舍(人间)和星空(天堂)连接在一起。

这幅梵高最著名的作品其实也集中反映了他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受到浮世绘风格的影响。除了鲜艳的色彩和富于装饰性的构图之外,天空中流动的旋涡依稀带有一幅浮世绘代表作——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的影子。

其次,画中无论是村庄部分采用的短而直的线条,还是星空部分使用的长曲线,都运用了最为典型的厚涂法,笔触清晰,激情澎湃。关于这幅画,梵高在信中曾写到:“我要画一幅夜晚的丝柏树……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有了这幅作品:一个多星的夜晚,基督是蓝色的,天使是混杂的柠檬黄色。”这反映了梵高一以贯之的宗教情结。

1890年5月,梵高离开阿尔的收容所,搬到了法国北部瓦兹河畔的小镇欧韦。同年7月27日,瓦兹河畔的麦田里响起了一声沉闷的枪声——梵高冲自己的胸部开了一枪……人们很容易轻率地把梵高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他疯了”,然而,从梵高自杀前一段时间与提奥的通信可知,此时提奥面临失业的威胁,新生儿又患重疾,经济状况严重恶化。通过牺牲自己来解脱弟弟,这也许才是有着圣徒之心的梵高自我了断的根本原因。而且,从他那幅深邃而唯美的《星夜》来看,在梵高的眼中,天堂有蓝色的基督,有柠檬黄色的天使,那么通过丝柏(死亡)抵达星空(天堂),又何尝不是理想的归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