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水河畔丙安镇

 陌上居士 2019-03-09

赤水河自古就是川南入黔的重要航道,这一路行来的个个古镇,太平、二郎、土城以及几年前去过的大同,无不是当年繁荣的水陆码头,商贾云集的繁华热闹之地。丙安古镇也是如此。

丙安的名气在贵州虽然不似青岩古镇等那样闻名遐迩,但也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其名字由来,也历经过“炳滩”、“丙滩” 等。现在的“丙安”之名,据说是为铭记治理赤水河的大、小险滩之患,使商船能安全行驶而得来;这一个个名字,既表达当地人美好愿望,也显示其历史的悠久。

古镇背倚青山,三面环水,砌石为门,垒石为墙,依山而建的木质悬空吊脚楼,历经多年岁月风霜,仍然稳如磐石。河畔的红军客栈,依稀旧时模样,叫人忍不住遥想当年。

沿着一段小径前行,走过一座长满斑驳青苔的古桥,前面就是矗立在赤水河畔危岩之上的丙安古镇,若乎悬于半空的寨门,厚重的城墙与石阶,有着岁月浸染的古老气息。踏过这一级级石阶,便正式进入古镇。

从地图上看古镇街道形如葫芦,进入古镇,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狭窄的一线天街景,若乎已到尽头没了出路。然探寻着走近,拐个弯,一条宽宽的青石板街展现眼前,使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右侧一栋古朴的木板房,就是红一军团陈列馆所在。

古镇不大,只有一条长约四百米的石板街,狭窄幽深的小巷分布在主街两旁。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两道寨子门均宽2.1米,高7米,显得古朴别致。走在古镇街头,身旁都是老旧的明清建筑,仿佛穿梭到另一个时代。

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古朴的民风在这里得以完整地保存。一扇扇木门,开合间发出古老的吱哑;一块块被来往行人踏磨得光滑的青石板,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悠远的历史。古老的门楼子慵懒地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不同时段的过客。居民闲坐自家门店,石板街上开花的树下,闲逸的人们玩着纸牌,孩子们专注于游戏,来来往往的游客并没有对他们原有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在赤水河畔的崖壁上掏出一凹槽,错错落落地建有许多吊脚楼。有悬空楼、虚脚楼、无底楼、独柱高脚楼等,这些年代久远的老楼历经百年风霜,仍然稳如磐石,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吊脚楼沿凹槽相构构成了一条古朴悠扬、别有风韵的长廊。即可通行,又可凭栏眺望赤水河对岸的风光。

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曾经繁荣得如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的古镇与码头,早已冷寂下来。唯有我们这些游人还在这里东张西望,给古镇增加了诸多人气。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赤水河畔丙安镇 - 海天一帆 - 海天一帆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