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史传文学 之 《国语》概况

 思明居士 2019-03-09

《国语》其书


先秦史传文学中另一部重要著作是《国语》。《国语》一书,与《左传》有一定关系,但又是分而有别的不同著作。

《国语》与《左传》之间缠夹不清的问题,首先是它的作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之说,又《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余观《春秋》《国语》。”《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于是后人有认为《左传》与《国语》同为左丘明所作,且都为解释《春秋》。《汉书·艺文志》“春秋类”著录“《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大概即本之于司马迁。《左传》与《国语》又有“《春秋》内传、外传”之说。《汉书·律历志下》有“《春秋外传》曰:……”是以《国语》为《春秋》外传之始。王充《论衡》也认为《国语》为“左氏之外传”。至三国吴韦昭作《国语》解序,以《左传》为“内传”,《国语》为“外传”,又是本之于班、王两人。后世更有人发挥说,《国语》是左丘明作《春秋传》的稿本,“时人共传习之,号曰《国语》”(《文献通考·经籍考》引巽岩李氏说)。所以,《国语》长期被目录学家列入“经部春秋类”中,以“准经典”的身份流传后世。

《国语》并非一部有系统的史著,而是一部古人言论的汇编。不过它与《左传》确有许多相同之处。《国语》记史时间始于西周穆王,终于鲁悼公(约前967年-前453年),在时间上与《左传》大体相吻合,而且许多历史事件与《左传》相同。一般认为《国语》的成书时间还稍早于《左传》,《左传》作者可能参考过《国语》。《国语》的思想倾向,也与《左传》有相同之处,主要是“重民”“崇礼”“尚德”,这是因为二书所记载的历史时代大体相同,共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思想特征。

《国语》首创分国记史的体例,分别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八国史事详略不同。《周语》历时最长,大部分是记言论政之文,《鲁语》多一事一议的小故事,《齐语》只记管仲与齐桓公论政的几次谈话,《晋语》最为详细,起自武王,止于智伯之亡,《郑语》则只是一篇谈话。可见各国史事,差别很大,也说明作者大抵依照各国史书(即“百国春秋”)底本编撰而成。不过它创立国别体的功绩和意义,却是不可抹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