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年代的 钥匙邻居

 路神文庙 2019-03-09

       听说,某地某楼某君因忘带钥匙,进不了家门,请一民工帮忙,欲借道从邻居阳台铁栅栏翻进屋,结果因铁栅栏年久锈蚀,不能承载而断裂,民工从高空坠落而身亡。在震惊、叹息之余,使我想起了7 0 年代我们的“钥匙邻居”。
      那时我们住的是单位的公房。有平房, 楼房。楼房也最多不过2至 3 层,家家建房时是什么样, 就是什么样, 最多在门口或窗户加一道纱门纱窗, 用来挡蚊蝇。那时候的门锁和现今的门锁,除功能少一些外,基本上差不多,如“一捅开”的普通弹子锁,就是那种钥匙插进锁眼,一捅就开的,打开锁后,钥匙可以与锁脱开的,上锁时,无须用钥匙,挂进门锁洞,一推就行。还有“将军不下马”,也就是那种开锁后,钥匙不能取出来,只有锁上后才可以匙锁分离的。再有就是“暗锁”,就是现在的“一碰关”。 出门忘记带钥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特别是用“一捅开”或者“一碰关”的人家。到了家门口,一摸身上没钥匙,“火炉上还炖着肉汤呢!”或者是宝宝醒了正在“哇哇!”哭个不停,他(她)又还没回来,只好“两大眼瞪一小眼”,真是急刹人。不过,一旦发生这种事情,你也根本不用着急,对面老李家就有你家的一把门钥匙,拿来开门就是。用完还给老李,下次备用。同样,老李家的门钥匙有一把也由你“收藏”。以此类推,老赵家就有老刘家的门钥匙,老刘家有老赵家的门钥匙。那时候,我们给这
种“防备万一的”措施冠了一个使人最难忘怀的名称叫“钥匙邻居”。 假若你们一家要出远门,只要给你家的“钥匙邻居”打个招呼。白天,有人打开你家的窗户,让房间通通风,晚上,又给你家关好门窗。养有鸡狗的人家,决不会担心“鸡犬不宁”。总之,让远行归来的你,一定不会有那种“荒无人烟”的感觉。
        我想,前述某君如果也有一个“钥匙邻居”的话,世间就少一个糊里糊涂的怨死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