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织西班牙馆的传统博兴柳编

 百闻不如亲眼见 2019-03-09


世博会西班牙馆

  6月28日,笔者赶到博兴县开发区崇德村,探寻“编织”西班牙馆的民间艺人孙建光。走进村里,看到很多家门口放着一个两三米长的水泥槽。“这是泡柳用的。”村支书王胜荣说。

  说话间主角孙建光来了,这是一个38岁的山东大汉,憨憨地笑着。见了面也不多说,领着笔者到了他的仓库。这里全是他收的草柳编制品,柳编装衣箱、柳编屏风、柳编书柜用手一摸,纹路交错质感十足,一股悠远的气息扑面而来。

  耗费藤柳8万公斤

  孙建光很小就开始跟姐姐学编柳,他记得20多年前村里还经常组织兴福镇和县里的工艺品厂的老师傅来教课,颇为手巧的孙建光学得不错,此后就开始自己编柳。 

  说起结缘世博会西班牙馆,孙建光说是负责西班牙馆外墙的中建八局工作人员,经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找到了他。

  孙建光发现,所需藤片至少有三种编法,其中一种是当地柳编常用,另几种他觉得仔细研究后才能掌握。最终经过西班牙馆方面的同意,定下了藤柳混编的工艺。 

待到与上海方面签约,距离交货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了,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为按时交货,孙建光从本村和周边找了40名柳编工人,又从南方高薪聘请了几名藤编工人,加上其他磨光、防腐、上色等工序的工人共近百名,开始了吃住都在厂里、100多天没日没夜的“苦日子”。

  除了藤条为进口,柳条是孙建光在当地和临沂等地采购。有了原料,他和几个技术骨干天天研究对方提供的图纸,手把手地教工人编制。为了加快进度,他自己琢磨制成四台藤条编织平台,效率大大提高。到今年1月,8500多块藤柳板终于如期完成,耗费藤柳8万公斤。他又带了20多人装箱,运到上海安装,甚至把自家用于上色的大锅也带到上海用,春节也是在上海过的。终于赶在约定时间之前,为西班牙馆披上了藤柳“外衣”。而他,瘦了一圈。

  在孙建光的床下一个箱子里放的是西班牙馆及外墙的各种图纸,该馆的设计在未建成前已经获得了世界建筑节“未来建筑”大奖。孙建光说,看到它们就想到了设计师的创意,复古又创新。在这次生意中,孙建光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错过很多订单。

  入选国家级“非遗”

朴实的孙建光并未提及参与世博会对柳编这一传统工艺带来怎样的推介作用。博兴县一名在网上开草柳编工艺品店的网友“麦草”告诉笔者,通过近期博兴柳编的曝光次数不断增加,他的生意的确好做了;而博兴县国丰农场的负责人孙志刚则正在大量定制柳编盒,作为礼品盒盛有机蔬菜,用完还可以用于储物。

  根据记载,博兴柳编已有超过800年的历史,明清期间,兴福、曹王镇一带柳条编织筐、斗、簸箕等用品的技术广为传播。一王姓青年,用柳条编制的筐、篮、篓等器具,巧夺天工,人称王缠。

  今年5月,“博兴柳编”经文化部评审认定,从全国313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博兴草柳编企业有30家左右,均以出口为主,今年前5个月共出口1170万美元,占全县总出口额的10.4%。

  6月29日,笔者来到博兴柳编的发源地兴福镇。该镇的天龙集团工艺品公司,是国家级非遗的保护单位,是第一批获得国家进出口权、同时也是博兴最大的草柳编制品公司。总经理常北仿介绍,目前柳编行业的问题是新老员工的更新换代:年轻又有文化的不愿意继续从事这一行。公司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蔺怡钟的技术是跟老辈学的,但村里和他一起编柳的,也只有一位古稀老人了。

  博兴柳编入选国家级“非遗”后,保护举措也列入议事日程。兴福镇文化站站长孙庆芳告诉笔者,目前,县里、镇上和柳编企业正在走访健在的民间艺人,对尚未掌握的民间技艺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计划建立柳编博物馆,引导柳编技艺手工业者完善柳编协会等民间组织、成立柳编技艺科研机构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