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印钞厂内景 纸币贬值百姓上坟烧真钞

 梅州市王笔竿子 2019-03-09

美国《LIFE》杂志摄影记者马克·考夫曼,1947年2月拍摄位于上海光复路10号的中央印制厂印刷钞票的情景,展示了内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下通货膨胀的惊人现实。

国民党印钞厂内景 纸币贬值百姓上坟烧真钞

央印制厂印制法币,工作人员在点钞捆扎。

国民党印钞厂内景 纸币贬值百姓上坟烧真钞

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我们现在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

由于国民党发起内战,财政完全被军费绑架,而实体经济又复苏乏力,于是国民政府采取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印制厂日夜加班,大量印制法币支持战争。

国民党印钞厂内景 纸币贬值百姓上坟烧真钞

印钞机。

国民党印钞厂内景 纸币贬值百姓上坟烧真钞

工作人员捆扎纸币。

法币币值惨跌带动了民生必需品价格上扬,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1947年5月,上海黑市白米价每石(156市斤)约6万元法币,1948年1月涨至158万元法币,1948年8月涨为4915万元。

国民党印钞厂内景 纸币贬值百姓上坟烧真钞

工人将刚印制好的纸币搬出车间。

当时有媒体报道,1948年清明节时,人们上坟都不烧冥币,改烧千元面额的真钞。因为1张千元钞票买不到1张冥钱纸,烧真钞更合算。

国民党印钞厂内景 纸币贬值百姓上坟烧真钞

印钞厂里的景象。

1947年2月1日,金价涨至每两40.6万元法币,2月8日黄金价格一日五涨,最后收盘价黄金每两突破55万元;2月10日涨至96万元。

1947年,法币发行量达30多万亿元,为上一年的10倍,比1945年则增加25倍。到1948年第二季度,已发行法币660万亿元,三年猛增1180倍,相当于抗战前夕发行额的47万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