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昭陵文化艺术平台 | 文学 | 书画| 摄影 | 朗诵 |音乐| | 第1108期| 醉爱礼泉方言 文/石楠 我喜爱方言,尤其喜爱礼泉方言,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骨子里透着庄汉人的气息;二是长期工作在基层,半生都与农民打交道。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稼娃,不怕人笑话,二十岁之前,除去过屈指可数的礼泉县城外,基本没离开过我的赵镇老家,儿时受没文化的奶奶和邻居爱撂尕呆舵爷的启发,参加工作后,受老领导姚振荣、碎丈人王克福和同事郝云刚等方言达人的影响熏陶,耳闻目濡,爱屋及屋,渐渐地爱上了方言,凡听必记,每记必学,日积月累,收藏素材几大本逾数十万字之多。现如今,不敢说方言知识丰富,但与人交流乃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的确不成问题。 “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 多么熟悉的口口,孩提时就能知道这是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和“爨”(cuan)字的歌谣。 礼泉人经常吊在嘴上,字典里查不到的方言字,比如:sa(头),左边月字旁,右边上为天,下面一个韭字。 cou(往上推),左边 扌旁,右边一个刍字…… 礼泉人专用,外地人根本听不懂的方言字,比如:sei(谁),nia(婶娘),duo(老大),Pia(跨)…… 礼泉方言中的合音字也不少,比如:mang(音:忙,门和外的合音),yuan(音:院,远和岸的合音),甭(不和用的合音)…… 礼泉方言中的辞条,字词怪异,读音特别,难写难认,比如:穴穴(勺子),后院(厕所),洋灰(水泥),圪蹴(蹲下),瞀乱(烦心),大圆(周围),欻(cha)嫌(批评),?乜(mai nie 思想不集中),歍噈(wu su 恶心),巇(xie)乎儿(差一点),亘不着(够不上),暮囊(动作迟缓),捻弄(修理),叵(po)烦(乏困无力),倭偞(wo ye 舒适),翕(xi)翕的(极度疲劳),婵和(舒服),叠活(能干),跐诿(ci wei 不积极),麦苋坻(麦草垛),麻冥儿(不讲理),盛熟(脑子不够用),铺欹襰嗨(邋遢不讲究),掐尺戥寸(不多也不少),枵薄(xiao bao 不结实),怂的眼(不怀好意)…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经常被当作口语而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有些虽粗俗不堪,难登大雅之堂,但形象逼真,妙趣横生。比如: 石狮娃的尻子——纹不深。 夹的锁呐丢盹呢——执得啥责嘛! 半夜起来收烟呢——叶子潮。 花盆栽娃呢——务人。 麦杆里睡觉——细人。 磨道里找驴脚印——专整人黑材料 屙屎去咧两股眼缕——挣哈滴! 背的背篓要馍呢——心重的很!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穿着花裤衩串门——不把自己当外人。 屙屎去咧跌了个狗蹲——吸住咧! 手榴弹擦尻子呢——危险极咧!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长期劳动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言简意骇,通俗易懂,比如: 自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吃饭衠(zhun)嘴,垫圈衠腿。 要知山下事,请问过来人。 出门一声叔,少走十里坡。 良言难劝该死鬼,高声难叫装睡人。 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弃结发妻,再苦不骗好朋友,再难不杀耕田牛。 不打勤,不打懒,打的光是不长眼。 掌柜的打个瓮,这瓮本来不能用;伙计打个瓮,百事不中用。 三勤加一懒,想懒不得懒;三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 方言段子富含哲理,幽默风趣,极具戏剧性,在农村广为流传而经久不衰。比如: 东西路,南北走,路上遇个人咬狗,拾起狗来打砖头,反被砖头咬了手……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头都是木头,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一头牛两头驴都是牲口,长袍子短褂子都是衣服,男人笑女人闹都在炕头…… 陕西八大怪:面条像服儿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一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盖,房子一边盖,姑娘不对外,板头不坐蹲起来。 方言极具地域特色,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散落于民间的瑰丽珠宝。不管是方言字、文言辞条、方言段子,还是歇后语和民间谚语,甚或口口童谣,对我来说都颇具兴趣,但许多人不理解,认为我是不务正业,就连老婆娃都抱怨我,还是但丁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过程。这就是我。 20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使我病卧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与外界基本隔绝。俗话说:瞎事里有好事,蒿子里有枣刺。多年来,我虽说被囚禁于方寸之间,但却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凭借尚还清晰的记忆和平常采风时积累的素材,历时两年多,整理方言辞条五千多个、方言谚语近三千条、方言段子百十个、方言字和方言歇后语不计其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搜集整理的方言编辑成书分享给更多的人,让礼泉方言走出家门,让老陕甚至全国人民了解礼泉。不图名利,但求醉爱有果,夙愿成真,即便明日作古也算不枉活一世。 我爱方言,更爱礼泉方言,闻之,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它不仅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我的最爱,我愿化作春天的使者,让礼泉方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传播更快更远,永不磨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