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天然气汽车及基础设施发展历程看中国未来氢能发展

 lj0279 2019-03-10

张家港是一个传奇的城市,从1995年开始贴美国品牌做低温容器,到2003年开始LNG容器的产业化,作为中国最大的低温和LNG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具有包括关键零部件在内的完整产业链配套,见证了天然气汽车3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示范运营到商业化,从突破百万辆大关再到成为全球第一天然气汽车大国,以LNG储运为前提、以LNG加气站作为燃料的重要配送方式,张家港为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张家港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500kg/d及以上商业化加氢装置的批量化生产,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国产化率的提高,不断降低高压车载储氢系统的成本。完备的压力容器与关键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张家港正在实现由天然气装备向氢能装备的转型和飞跃

市场经济学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不管学院派如何诟病低温液化能耗高、不经济,资源还是会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的LNG产业飞速发展,进口天然气一半以上靠LNG,数以千万吨以-162℃的低温状态从万里之外的国家船运而来,价格甚至比中国本土生产的还要便宜。从LNG产业链带动天然气汽车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预见:氢燃料电池汽车想要从示范运营走向商业化,想要突破百万辆大关从而实现不依赖于国家补贴的市场化,必须要靠液氢的产业链基础。日本的液氢产业链规划已经开辟了先河,澳大利亚正在从LNG出口大国转型至液氢出口大国。液氢在高密度、高品质、高效率方面的性能优势,以及在极大规模制氢方面的成本优势,终将会被市场所认可。未来的中国将会依靠-253℃的液氢产业链,从天然气应用强国转型到氢能应用强国,从天然气进口大国发展成为氢能出口大国。

来源:氢云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