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超声若干临床常见问题专家共识(2018版)》解读

 全看的见 2019-03-10

前言

     超声作为乳腺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毋庸置疑。美国放射学院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BI-RADS)”作为一个行业规范,对乳腺的影像学检查与乳腺局灶性病变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统一、规范作用,现在已在国内广泛推广和应用,并与国际接轨。尽管BI-RADS在词典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阐述,在分类评估部分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临床应用中, 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超声诊断的标准和提高超声在乳腺疾病临床决策中的地位,2018年,中国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专业委员会就临床存在的诸多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形成了“共识,用以指导乳腺超声的临床应用。

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时,我们就“共识”涉及的问题及对“共识”的学习、理解及心得体会进行连续报道,以飨广大同道。

            问题一            

国内超声报告中多见“乳腺增生症”结论,是否准确?

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告诉你“我有乳腺增生”的情况。

乳腺增生是个什么鬼???

乳腺增生症的本质是由于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是内分泌功能紊乱,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多发生于30~50 岁女性。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

乳腺增生症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复杂多样,其分类也因此存在分歧。主要为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症)。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图像表现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肿块

囊肿或簇状微小囊肿

局限性腺体回声紊乱或增厚

以上几种情况的混合型

无明显异常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诊断也是非常慎重的,需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尤其是病理学检查,并除外相关疾病后才能做出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面对“乳腺增生”的病人,超声医生该如何出具报告?看看专家“共识”怎么说吧。

专家意见

超声诊断不建议提示乳腺增生症。因为乳腺增生症可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改变:包括单纯性囊肿、腺瘤样结节、腺病改变等,这些改变在BI—RADS分类中已经纳入不同类别。针对未发现占位的乳腺,无论患者有或无临床症状,超声结论可提示为:双乳未见占位性病变(BI—RADS:1类)

              问题二             

在女性特殊周期,如青春期乳腺发育、孕期、哺乳期、更年期时,结论中是否需要提示?

女性的一生,从婴幼儿到老年,随着其生长发育到年老退化,乳腺也呈现不同生理状态下不同的超声声像图变化。无论我们在超声报告中如何体现,首先,应该对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乳腺表现有充分的认识和认知。

正常乳腺结构:乳房腺体由15~20个腺叶组成,每一腺叶分成若干个腺小叶,每一腺小叶又由10~100个腺泡组成,这些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

不同时期乳腺超声表现:

在幼儿期及青春期和青春未生育女性乳腺,主要结构是腺体层,皮下脂肪菲薄,乳腺悬韧带不易显示,中央区回声,比外带腺体层回声相对低,随着年龄增长,中央区低回声范围逐渐减少。

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由于腺泡和导管显著增生,腺体层明显增厚,哺乳期中央区可见扩张的乳腺导管,内径为2-4mm,管壁薄而光滑,管腔内为无回声,显示清楚。乳腺血管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加快。

更年期  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乳腺小叶和乳腺导管逐渐萎缩,乳房内脂肪组织增多,周围的纤维组织增加且较致密。

绝经期及老年期乳腺,皮下脂肪层明显增厚,腺体层萎缩变薄,回声致密、增强,两层界面清晰。关于报告中如何提示不同生理时期的乳腺表现,“共识”中如是说:

专家意见

青春期乳腺发育及哺乳期乳腺应列为结论的第一句来体现,其余不建议赘述。哺乳期时还要在报告中描述乳腺导管情况,是否有乳汁淤积等,出现局部回声不均时也要提示。其他特殊周期则不用提示。

正常乳腺

青春期和未生育期    15岁

青春期和未生育期     18岁

生育期    31岁

更年期   45岁

老年期   72岁

妊娠期

哺乳期

            问题三          

乳腺厚度需要常规测量并描述吗?

正常乳腺的各层结构:由前至后分别为1、皮肤,2、皮下脂肪,3、乳腺腺体,4、乳腺后间隙,5、胸大肌、肋骨及肋间隙。

专家意见

正常乳腺不需要常规测量厚度。乳腺厚度具有种族差异和个体差异,并受月经周期和发育周期的影响,因此无实际临床意义。但如男性乳腺发育、双侧乳腺不对称性增大等特殊情况需要测量

              问题四              

哺乳期乳腺炎超声图像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如何描述及诊断?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临床上急性乳腺炎有三个发病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1、急性乳腺炎初期,乳头皲裂,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有时可有一二个乳管阻塞不通。

2、成脓阶段 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触痛,伴有皮色红,皮肤灼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继续发展,乳房肿块中央渐渐变软,穿刺抽吸有脓液。

3、溃后阶段 当急性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

超声表现:

哺乳期发现乳房内单发或多发无回声,如其对应部位没有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一般考虑系乳管局部阻塞形成的积乳囊肿;如果哺乳期乳房出现局部疼痛,伴或不伴乳房肿块,并发全身症状,同时,超声发现疼痛区域不均回声改变,通常考虑乳腺炎所致。在此基础上,不均质低回声区呈现细密点状回声并流动,基本上可以诊断乳腺脓肿形成了。

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来考虑。如果超声图像与临床症状不相符,请听专家意见:

专家意见

1.依据超声图像表现,如实描写即可。

2.如超声没有明确的阳性发现,结论提示为:哺乳期乳腺,目前未见明显脓肿形成(BI—RADS:1类)

未完待续

  祝各位亲们女神节快乐!

审核        王雁      李潜

编辑         黄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