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3-10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在峡谷里一直沿崖壁的碎石路前行,这段19公里的山路忽高忽下,使大家的膝关节不同程度的受到损伤。后半段炽热的阳光,烤得人更是大汗淋漓。

   终于见到了最后一座吊桥:6号桥,位于帕隆藏布江上最后一座长约220米的一座桥,也是最长的一座吊桥。

   翻过挡在前面的大山,至山顶扎曲村,就可见到闻名天下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到达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核心部位。而帕隆藏布江在这里经过最后一个大湾汇入雅鲁藏布江。过6号桥,翻山经门中、经两个垭口、过原始森林,穿越约18公里的路程,可抵达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瀑布景观段。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翻过这座叫钢郎的南北向高山,前往扎曲。扎曲村则位于山顶部的南坡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这段路离江面落差虽不是很高,约30-80米之间。但山路异常差,全部是碎石路。带着损伤的膝盖急上、急下坡,虽然只是2-3米的短坡,但都是60度以上陡坡,忍受煎熬般痛苦。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大家已经喝光携带的水,此处为后半程第二个取水点,小王正在往水壶里装水。我只喝了约80毫升的生水,感觉能挺过去,但不知道后面的上坡时,人体的耗水量是下面的2倍。

   全队人员在22公里的耗水量统计:

   1、村长多玛(门巴族),负重20公斤,只喝了一听450毫升的拉萨啤酒,还被我贪污了一口,实际上只喝了400毫升;

   2、小丹增(藏族登山家),负重12公斤,850毫升高山保温瓶装了果珍,也被我窝贪污过一口,实际只喝了820毫升;

   3、其米卓玛和德古宗辽(藏族户外爱好者),负重6公斤,她们带了1.5升和750毫升的保温杯,用大杯装了一次生水,一共消耗3750毫升水,平均每人消耗了1800毫升;

    4、记者小王(汉族),负重8公斤,带了750毫升的水杯,装了3次生水,此取水点因为流量太小,只装了一半,合计约消耗了1800毫升;

   5、我负重16公斤,携带870毫升高山保温杯,路途贪污了啤酒和果珍约100毫升,喝了一次生水约80毫升,一共消耗了1050毫升。

   以上说明非专业的登山运动人士外,在峡谷穿越每10公里平均耗水量为1升。而平原地区的是高原地区人群耗水量的1.5倍。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按照以往资料,这里的地表生水不能直接饮用。如果是5月份,更不能在这里灌水,容易遭受蚂蝗的攻击。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继续吭嗲的山路,和小王走在最后。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左边一条破败的山路沿崖壁上下蜿蜒。6号桥看似眼前,往前走,没有走近的感觉。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站在崖壁上往下看,有点麻木了。只有一江碧蓝的水,使疲乏的身体享受快乐。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继续吭嗲的上坡。后段大家几乎不敢坐下休息,一旦坐下,已经无法依靠膝部关节的力量把身体支撑起来,大家都是相互拉起或依靠登山杖支撑起来。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途径无数老虎嘴之一,此嘴特殊在下面是断路,用木板拼成小桥通过。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站在木板便桥上,6号桥有慢慢接近的希望。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后半程第三个取水点,也是最后一处取水点。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6号桥已到眼前,横跨在高100多米左右的江面上。

   到扎曲村前的峡谷底部,全是烂泥和乱石的路面,异常地难走。中间过最危险的流沙,没有功夫拍照,把相机、手杖全部装进背包。手脚并用,胆战心惊得爬了过去。

   流沙虽然不大,只有7、8米长,但一脚踩下去,就往江下滑,山顶上的沙也跟着往下整片滑动,必须迅速拔出深陷沙中的脚,往上方踩,否则不能接上流沙对面的山路,顺着流沙滑下江中,永远出口印度。前面一个人过了,等待流沙基本停止滑动,第二个人接着再过。
    天已近暮色,为避免同走而赶不上拍大拐弯,叫小王先行,加快速度,我负重较大,慢慢走上去。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开始极度缺水,这人体器官说病变就如山倒。口腔开始溃疡,嘴唇开裂开始出血,体内电解质开始失衡,严重脱水症状出现。体液的丧失伴随而来乏力,每迈进一步几乎耗尽全身的力气。放下背包,靠在崖边,用双手顶住登山杖支撑着疲乏的身躯,有点苟延残喘味道。

   必须尽快找到水,否则将栽倒在最后2.5公里的上坡道上,告别眼前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点悲观。

   大河就在山下,近水也不解近渴。一条绿腾垂在扔在路边的背包前,在脸前不断晃过。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控制情绪,控制心跳。

   开始找可以产生水的东西。找了上图的植物,最常见的妇科良药:千金草,基本功效清毒,应该不具毒性。拔下,往嘴里塞,一股苦涩味道叫人翻胃。这点植物的蓄水只能解决味觉的平衡。

   想到随身携带的250毫升的42度宣酒。在解决了水份的摄入,负面问题是酒进入胃分解时,加重口渴知觉,更加重心脏的负担。计算好路程,每200米喝一小口,这样大概需要喝12-14口酒,约120毫升,直至山顶,一切问题将全部解决。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在喝酒前,控制心跳速率不能过快。

    后在拉萨小王采访,问我当时的感受。我只说一句:如果当时有一条蛇或一只鸡,我会毫不犹豫地咬上去。小王说:你恢复原始本能了。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快走到山顶,见到了帕隆藏布江最后的大拐弯。也许这是自己生死之间的拐弯,直至现在仍然刻骨铭心。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九:脱水
 

   平眼望去,远处的加拉白垒峰巍峨耸立。抬手就一张照片,不想构图,甚至没有对焦,放下相机,看显示屏上的照片,在显示屏背光灯下清晰显示的是几道异常红艳血色,唇上的鲜血写在了屏上。面对皑皑的雪山,幽深的峡谷,心情如镜,但鼻子还是禁不住的酸了,脸颊上缓缓躺下两行热辣辣的咸水,流到嘴唇,针刺一样疼。

   继续控制自己,控制心跳的过快。
 咪一口,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