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司马帖》是著名法帖《十七帖》丛帖的第一通尺牍,3行,26字。因《郗司马帖》首行有'十七日先书'一语,《十七帖》之名即由此而定。《十七帖》共有二十九通书信。 褚遂良《右军书记》著录。并收刻于《淳化阁帖》、《鼎帖》、《二王帖》、《澄清堂帖》等历代法帖丛帖。 原文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折叠大意 释文: 十七日这天信已写好了,本想请郗司马带去,还未启程,当天就得到您的来信,甚感安慰。要说的的话已都写在先前的信上了,这里只简单写几个字作为答复。 解读 郗司马,王羲之妻郗璿幼弟郗昙(字重熙),《晋书》卷六七本传载:'简文帝为抚军,引为司马',故有'郗司马'之称。郗昙之女道茂为王献之前妻,后献之与其离婚,娶新安公主。 相比《十七帖》其他诸帖,如《省别帖》《诸从帖》等等,《郗司马帖》首行即作变局,行轴线左旋右盘,如风吹杨柳。第二行和末行的行气则平铺直叙,但字本身的欹侧变化仍与首行呼应。审视其点画,俯仰自如,顾盼有姿,变化从心,神融笔畅。 《郗司马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 |
|
来自: hulihuihulihu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