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春秋公羊传译注》

 东夷人士99999 2019-03-10

顷阅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止数页,心戚然,竟废书。何也?隐公二年经曰:“冬,十月,伯姬歸於紀。”刘氏注甚详,其注末曰:“入春秋之前,紀候譖齊哀公于周懿王,王烹殺紀候。魯莊公四年,齊襄公為九世祖複仇,滅掉了紀國。”初读怪之,疑己误。证之《古本竹书记年》:“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质之《齐世家》:“哀公时纪候谮之周,周烹齐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故,而当周夷王之时。”刘氏注误明矣。其“懿”、“夷”误书乎?齐哀公、纪候又焉得误耶?若谓释典,明其意可也,无须措词谨严,然二张冠李戴可乎?殊不类原典也。纪候见烹,襄公灭之则已,何涉复仇?刘氏之疏甚矣!余阅之卷,中华书局凡五刷矣,作者、编者何不察之甚也?

凡涉国学者,不避经典,阅经典者,不避春秋三传,阅三传者,不避时贤译。时贤者,皆博览群书,倾耗心血,治学谨严。其书传者广,受者众。读杨公伯峻之《春秋左传注》,吾知之矣。异议备列而抒己见,确者详注而征信史,解惑长识,不误后学。其为经典,宜哉!

治学者可不慎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