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经有个很火的问题,有人问到,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有个回答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 这个回答和作家三毛曾经说过的那段话给出的答案一样,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那么阅读于我们的意义就如那些吃过的食物一样,它已经不知不觉内化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虽然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成为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呢,不需要套着别人的标准生活,不需要迎合这个世界,坦然做最真实的你。 蒋方舟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可是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其实都想摆脱他人的束缚和期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能让你不轻易随波逐流保持自我的最好方法就是你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你要去过怎样的生活不是由你的亲朋友好友说了算,希望你立足这个世界的价值观,通过阅读能给予些许指引和启发。 我常常在想,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读书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因为生活充满无法预测的低谷和艰难,所以我们需要在阅读中为自己寻找力量,帮助自己走出人生的迷茫、困境、低谷。 有时候可能就是那么一句普通的话,但却真的在某一刻让自己找到了方向,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力量,在困境中你砥砺前行,在迷茫中你重新出发,所以罗曼·罗兰 在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说到, 阅读不是为了雄辩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当我们处在迷茫与困境时,静下心来阅读,你会发现书中的这些话,从你看的第一眼开始就会被它征服。 征服也好,警醒也好,感动也好,激动也好,只要能带给你收获就好。让阅读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