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宵禁》:女孩不会死

 西风影评 2019-03-10

本文参加了【影视情缘】有奖征文活动

短片门槛低,竞争白热化:《宵禁》(2012)摘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短片奖,有何过人之处?

“谢谢片中的小明星,她才12岁,让人过目难忘。”导演肖恩在获奖感言中感谢的法提玛·普塔塞克,5岁开始走秀,9岁成为红透美国的超模,参演好莱坞大片、为多个品牌代言,镜头感和对角色的理解显示出远超年龄的成熟:

里奇躺在浴缸里自杀,几年未通音信的妹妹突然打来电话,请他照看小侄女索菲娅……

温馨而又略带诡异色彩的情节,导致影片的解读众说纷纭。有人说一切都是里奇的幻觉,索菲娅早就摔死了;有人拿出导演的访谈,证明这是一个亲情拯救堕落人生的普通故事:

“宵禁”意为在规定的时间内送侄女回家,问题叔叔因照顾侄女而重新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导演的阐述当然重要,但并非圣旨。一加一等于几?出题者回答是三,我们也只能二下去。

影片的客观效果有时会违背编导的主观意图:《天生杀人狂》(1994)讽刺媒体对暴力的渲染,因力求真实,淋漓尽致的暴力场面反倒成为个别青少年大开杀戒的教材。

泛滥成灾的抗战神剧令人恶心,首先是因为它通过侮辱敌人达到了侮辱自身的目的:鬼子那么愚蠢还得抗战八年,岂不是说我们比鬼子还蠢?

根据影片本身而不是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才能找准影片的脉搏———《宵禁》是否给出了足够的线索,证明“幻觉说”绝非过度阐释?

先看无可争议的剧情:里奇兄妹一度非常融洽,妹妹为了保护哥哥不惜大打出手;里奇意外失手摔伤了索菲娅,伤得很重,兄妹出现裂痕,如索菲娅所言:“那个让你见不着我的意外。”片尾里奇含泪道出:“你为女儿付出了无数心血。有些东西永不改变,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妹妹。”妹妹顿时潸然泪下,令人想起雨果痛悼亡女的诗句:

“明天,天一亮,田野微露曙光,我就启程。你瞧,我知道你在等我。我将穿过森林,翻山越岭,我无法长此远离你的身影。”

里奇被这一灾难性的重大事故彻底击垮,靠吸毒、自杀寻求解脱,妹妹则遭遇家庭暴力。“有些东西永不改变”意味着: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索菲娅伤重不治),无可挽回,只能面对现实。

如果不是幻觉,里奇有疏于照料孩子的前科,遭遇家暴的妹妹不可能在双方久未联系的情况下,突然把心肝宝贝交给他这个瘾君子照看。事先规定去向、回家时间、钱的用途(不能购买毒品),表明一直渴望妹妹原谅的里奇,幻想老天能再给他一次看护侄女的机会,他绝不会再碰毒品。

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里奇发现侄女恰好与自己以前画的手翻动画书的主角索菲娅同名;看到有人自保龄球里取出毒品,里奇心瘾发作,后来把怨气撒在两个饶舌妇的身上;回到原来鬼混的处所,里奇战胜心魔,没买毒品,而是取回手翻动画书——

索菲娅闻乐起舞,堪称神来之笔:

背景多次出现标有“GIRLS ALIVE”(女孩还活着)字样的大幅广告,这是里奇内心强烈愿望的投射。

索菲娅的舞姿,与手翻动画书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手翻动画书上的索菲娅死而复生,再次显示里奇强烈的心声:现实中的索菲娅也能这么神奇该有多好!

的确,女孩还活着,女孩不会死,如动画书一般在亲人的脑海里翩翩起舞。

继罗曼·波兰斯基的《两个男人和一个衣柜》(1958)之后,从未看过像《宵禁》这么精彩的短片:以如此短小的篇幅演绎亲情和关于救赎的宏大主题,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是那么平易而又暗藏机关,像陈年美酒一般回味无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