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的三大独特要穴之一和肾经上的主要穴位,太溪穴被古人称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平日里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能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肾的“原阳”也才会发挥其作用,温润营养我们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养生主网站 【命名】 “太”在这里是“大”的意思,“溪”就是潺潺的溪流。所谓太溪穴,就是指肾经水液在这里形成了很大的溪水之势。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输穴就是本经经气汇聚之地,而原穴也就是本经经气较大的“中转站”,这个穴位合二为一,所以此处肾经的经气也最旺。足少阴肾经在五行中属水,肾主水,所以刺激太溪穴能够很好地“补水”,也就是滋阴的作用。 【定位】 太溪穴在脚踝内侧的旁边。从足踝内侧中央起,在足踝内侧和跟腱之间有一个大凹陷。这凹陷中间,可感到动脉跳动之处即是太溪穴。 【功效】 中医认为人的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而木、火、土、金、水对应的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因此四季养生的原则是: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那么养肾应该如何养呢?按揉太溪穴是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很多人在按揉太溪穴时,常常没有什么反应,特别是那些体质虚弱的人,一按这个穴位就凹陷下去了。事实上,在按揉这个穴位时,感觉不到疼痛的要把它揉痛,感觉疼痛的则要把它揉得不痛。总而言之,就是要在揉的过程中,把身体的气血都引到脚底的涌泉穴上并在此处贮存起来,从而起到打通肾经,引火归源的作用。 太溪穴是肾脏的元气居住的地方,因此它是一个大补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凡是由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痛、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性功能减退、习惯性流产等,刺激该穴均具有一定疗效。此外,太溪穴也是全身的大补穴。很多人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它偏重于补后天,而太溪穴则侧重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要从太溪穴开始。 1.提高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会有所下降。中医认为,经常揉按脚踝处的太溪穴能改善记忆力下降的状况。 具体做法:左、右手分别握住同侧对应的脚踝,大拇指按在太溪穴上,其余四指作支撑发力揉按,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好,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5分钟。 2.补肾壮阳:肾经关系着男人一生的幸福和性福,让肾经强壮的方法很多,比如多晒太阳、多吃一些热量高和温补肾阳的食物等。但真要让自己的肾在后半生都受益无穷,还要从肾经的穴位上入手。 具体做法:在进行按摩时,可以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太溪穴,也可以使用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一定要柔和,除了要有酸胀感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觉。 3.缓解手脚冰冷:太溪穴治疗手脚冰冷极其有效,可在每天睡觉之前刺激此穴,不知不觉间便可忘记手脚冰冷这回事了。 具体做法:按摩的时候,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也就是下午17点-19点时按摩的效果则更好。白天,可在太溪穴贴上米粒,这样便可长时间保持按摩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