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但是惠安一个17岁的初三学生 却因沉迷游戏被妈妈说教, 手机也被妈妈收走, 竟反目动手打妈妈。 “警察同志,这是我儿子,他中午打我,我现在把他带过来让你们好好教育一下。”这是7日中午发生在惠安山霞派出所值班室的一幕,家住惠安山霞的陈女士将17岁的儿子小张带至派出所,要求民警把他“关起来”教育一下。 民警向陈女士了解得知,其儿子小张今年17岁,正在读初三,因为平时贪玩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寒假期间又迷恋上了手机游戏,整天抱着手机打游戏,虽然经常被数落唠叨,但正值叛逆期的他根本就没在意。 陈女士说,新学期以来,小张没有用功学习,倒是用手机打游戏更勤快了。7日上午,陈女士发现钱包里少了20元,知道肯定又是儿子偷偷拿走,她准备等儿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对他说教一番。当天中午12时,小张一放学回到家就坐下来用手机打游戏,陈女士见儿子如此不争气,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大骂起来,并强行将小张手中的手机抢过去。正玩得起劲的小张突然被妈妈抢走手机,加上妈妈一再数落唠叨,顿时反目动手向妈妈身上打去。 被儿子打后,陈女士痛心不已,打电话将情况告诉了在外地务工的丈夫和隔壁的小姑一家,她的小姑赶到后,陈女士夫妻俩就合计着将儿子送到派出所“关上几天”,好好教育一下。 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民警对小张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小张写下了一份悔过保证书,向妈妈诚恳地认错,并向妈妈保证戒掉网瘾,好好学习报答父母。 警方提醒 教育正处叛逆期的青少年时,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家长不能一味地指责与干预。对于孩子上网寻求健康有益的内容应给予满足,以利于取得孩子的信任,与孩子建立沟通渠道,但如果上网时间过长、上网玩游戏影响学业或上不健康的网站,家长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与制止。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这个方法不妨试试 在对待孩子玩手机游戏这个问题上,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不妨试试和孩子“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 那么,跟孩子“约法三章”的好处是什么呢?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那么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也就有更强的执行动力。 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家长们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表述要明确。比如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这样约定才具有束缚力。 第二,惩罚要执行。如果约定了违规后的惩罚,家长不要不忍心,说到做到,才能让整个约定有效。 第三呢,就是要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增加对孩子的陪伴。其实,孩子沉迷网游,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少家人的陪伴。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