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琉璃也美丽(湖南博物馆之琉璃器)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3-10

       《礼记》中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

        湖南不产玉,便佩以“陆离”以代玉,佩“陆离”也是一种时尚(古时“陆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琉璃)。

        琉璃代玉也不是说琉璃就比玉便宜、级别低。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琉璃的制作、使用多集于皇室权贵,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楚辞·刘向》:“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王逸 注:“陆离,美玉也。”

      今时我们仍以“陆离”,形容色彩绚丽繁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