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国内化工园区该如何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成果?

 weiwarm 2019-03-10

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作者 |朱健

作者单位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

化工园区建设是世界石化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在墨西哥湾沿岸率先采用基地型模式集中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开创了世界化工园区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的先河。

之后,欧洲发达国家借鉴美国模式,相继在沿海、沿江地区建起了石化产业较为集中的石油化工产业带。

60年代以后,部分发展中国家在韩国蔚山、新加坡裕廊、泰国马泰普等地区先后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级规模、产业集聚程度更高的石化工业园区。

我国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第一批化工园区,通过借鉴美国、欧洲等地的成功经验,以一体化和集聚化为目标,从产业链条、配套设施、物流运输、安全环保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着手构建专业园区,为我国石化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支撑。 

这些年,国内化工园区做出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发展呢?今天,兴园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

01

国内化工园区的主要成果

1
产业发展形成集聚

国内化工园区大多依靠主要的消费区或资源地,交通运输便利,关联产业发达。园区通过统一规划,根据化工产业的特色和需求,明确产业链发展路径,集中建设配套设施,提供专业化管理服务,吸引多个化工企业聚集组成有效的生产链。

这一举措既改变了之前开发区产业门类多而不专的传统开发模式,也改变了原有单一化工企业大而全的简单发展模式,有利于化工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有利于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管理集中,对我国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化工园区已经成为石化行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化工企业不断向园区集中,国内化工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持续提升。

2015 年底,全国已有约1.5万家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入驻化工园区,建成了22个千万吨级炼油、10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

2
循环经济成效突出

化工园区利用产品链的资源循环,构建企业之间和区域内部的循环圈,使得上游企业的产品甚至“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或能源,实现了资源的减量投入、集聚利用,大幅降低了物耗、能耗、水耗和废水、废气排放。

化工园区通过集中规划建设热电联供、工业气体、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危废焚烧、公共管廊等公用工程体系,使得化工企业不必再自建分散的、规模小、效率低的配套设施,实现了生产配套和物流储运等共设施的资源共享,不仅充分发挥公用配套设施集约经营的规模效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还有效节省了能源消耗。 

3
安全环保得到提升

化工产业具有复杂性和高危性的特点,而化工园区的模式缩短了生产环节的距离,特别是把上下游企业连成一体的专用管道输送方式,既节约运输成本又降低了运输安全风险。

化工园区的发展模式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更加系统化,既可通过严格准入来淘汰落后工艺、提升本质安全,也可通过设施投入来构建监控、消防等公共设施,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还可以通过对重大危险源和关键生产区域实施封闭化管理,将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

02

国内化工园区的存在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国内化工园区的设施、管理日趋完善,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与国际先进化工园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1
园区产业趋于雷同、经济效益水平较低

目前全国化工园区已呈现出“数量多、同质化”的问题。截至2015年底,全国化工园区已超过1000家,包括国家级园区47家、省级园区262家。其中,年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8家,产值在 500亿- 1000 亿元的大型园区35家,更多的都是一些中小型化工园区。

这些园区大多以大宗基础化工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影响了园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欧美日等成熟市场起步早、发展快的化工园区,为不断满足本地市场对石化化工产品在品种、质量、性能、用途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保留必要的常规大宗石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率先重点发展专用化、特色化、功能化、精细化、差别化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例如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以乙烯裂解为基础,衍生出增值链上数千种产品,单位土地产出率达到约12000元 / 平方米。而国内化工园区同样以乙烯裂解为基础,最终产品仅有大约100 种,土地产出率全国先进水平也只有4000元 / 平方米左右,与国际水平有不小差距。

2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环保压力较大

国际先进化工园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安全环保工作,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清洁生产工艺,并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标准对废水和废弃物的统一处理,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使园区达到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目前国内不同园区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安全环境隐患。

同时,社会民众对环保安全问题日益关注,部分化工企业事故频发、污染严重等情况越发引起民众的不安,使得行业发展、园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凸显。

再加上随着园区内化工企业集聚度的提高,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化工生产的环境、安全风险必然进一步叠加,要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难度也变得更大。这一切都使得安全环保问题成为了化工园区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

3
园区创新能力不足、后续发展缺少动力

国际先进化工园区的成功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视是关键因素之一。重视研发、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是促进一个企业发展或保持园区活力的强有力推手。

裕廊岛化工区是新加坡石化产业的主体所在,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园区层面都非常重视产业的研发配套,园区建立了化学加工技术中心和化学工程科学院,为石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路德维希化工区也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地,区内还设有 130 多个实验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开发中心和示范装置基地,为园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巴斯夫公司的全球化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产品支撑。

而我国化工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创新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和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同时,国内化工园区也还停留在扩大制造产能规模阶段,园区缺乏创新氛围、创新环境,无法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研发机构,制约了后续的发展动力。

03

国内化工园区的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新常态,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平稳中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多重挑战,石化化工行业需要通过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来加快由大变强的步伐,化工园区也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要求。

1
加强科学合理规划

1、加强布局的科学规划

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仍是当今石油化工的发展趋势。化工园区必须重视规划与选址的顶层设计,规划要充分考虑资源可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应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

2、加强产业的科学规划

化工园区应积极发展绿色工艺,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现有生产企业以节能减排和提升环保安全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优先发展技术先进、高能效、低排放的化工产品,推动化工新材料、高端专业化学品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大绿色环保产品的比重。

2
提升安全环保管理

石化化工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安全管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内化工园区要向世界领先的工业园区学习,将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融于企业经营和园区管理的全过程。

1、加强环保基础能力建设

园区应完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确保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达标处置,并促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严格园区准入机制,进入园区项目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确保达到污染排放标准、安全管理可控。推进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加强污染源监控,将园区重点化工企业废水、废气排放的监测数据纳入环境污染监控平台。

2、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各地化工园区可根据园区规模、发展阶段、企业特点逐步完善安全应急体系建设。

一是封闭式管理,有效控制人流、车流、物流;

二是全覆盖监控,对主要道路、化工码头、公共管廊等重点区域安排监控设施;

三是全天候响应,设立应急响应中心,组织消防、医疗、公安等力量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四是健全应急预案管理系统,构建体系完整、机制完善、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急机制;

五是有条件的园区应全面整合园区信息化资源,以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的智慧园区建设,建立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3、推动园区实施责任关怀

把园区和化工企业的环境、安全管理从末端治理延伸贯穿到产品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实现环境、产业与园区发展的融合协调。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科普宣传、综合帮扶等措施,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良性互动,提升化工园区和石化行业的社会形象。

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化工园区的未来发展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与国内外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工程设计单位的交流合作,着力推动产业应用的合作创新和深度融合。

大力推动科学教育、技能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引进一流企业的同时吸引一批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并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向园区集聚。

构建园区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打造化工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实现科技创新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