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无止境

 乐哈哈npcdb47a 2019-03-10

  这周,陈东展老师亲自授课,并正式宣布张志俊拳法普宁首期培训班结业。正如太极拳的缠法一样,顺缠结束,逆缠接踵而来:张志俊拳法普宁首期推手班即将开始!

  陈老师根据普宁班的特点,也相应设置了本班的教学方案:本期推手班,为期半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矫正基本功,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改新架一路前十六式拳架;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学单推和四正。当然是交叉进行。

  陈老师说:初学太极拳者,看到的是太极拳像一个黑洞,一片漆黑;进而是看到一个深不见底的深坑;当到达坑底时,又必须努力上攀,又回到了起点。

一、漆黑已过,看到了坑口

  虽然练过一段时间的老架,且自认为对太极拳有些许了解,也知道一些要领,比喻:立身中正、沉肩坠肘等。自从习练了张志俊拳法之后,才知道之前的认识基本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对学习老架这段时间的自我评估,称之为瞎子摸象也不为过。通过半年来的学习,终于明白许多。1、立身中正重中之重是头要上领,尾闾要下坠且前收;2、沉肩坠肘关键在于坠肘,只要肘坠了,肩一定是沉的。是否坠肘,检验的标准是——肘尖的朝向应与地面保持45度夹角。换句话来说,肘要同时接受三个力作用,即向下、向外、向前的三个力,通过这三个力,基本固定了肘尖与地面形成45度角。这符合数学的平面原理: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点确定了一个平面。

二、伸手可及,却深不见底

  通过阶段来的学习,虽然明白了许多要领,但要掌握、运用要领,尤其是在行拳走架中保持框架不变型就难了。通过近期的总复习,才知道半年来对松胯的认识还是有偏差:满以为学到了松胯,其实多数情况下还是假松,不是真正的松。我的体悟是,如果立身中正不解决,纵然有点松了,还是假松!换句话来说,松胯是建立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只有立身中正了,才可能做到松胯。松胯必须是两胯同时的松,尤其是转身动作,往往只松一边,另一边还是紧了,甚至是顶的。检验的方法是:大腿与腰的连接部分(叫来脉吧?)是否陷进去了。我觉得就像农村坐板凳一样,是否后坐了?

三、应遵师嘱,莫异想天开

  张志俊老师在《高手》一书中说:我(指张志俊老师自己)最大的悟性就是听老师的话。还说到:一段时间,自己想了很多化解、技击的自悟动作,但与师傅陈照奎先生较技,一招都没能用上!

  就从张志俊老师的自身体悟再出发,听深圳学院陈老师及助教们的话,按他们的教学方案和布置的家庭作业,勇探坑底再奋力上攀,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普宁班的学员们,就一定能步入太极拳的殿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