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的故事—下乡挖过河!

 dongchang 2019-03-11

       下过乡的朋友们,你们挖过河吗?一九七零年初冬,生产队里的青壮年劳力,无一例外,打起了背包去挖河。一头背包一头草,箢箕、粮油带子锹。我们队不算大,一共去了四十来人。从队里动身,一天的路程,来到了麻布拐与石首的交界处,进驻到一处南搬村<湖南移民过来的农家>。每户人家安排五至六人,在堂屋开起了地铺。

       所谓地铺,就是将稻草平铺放到地面上,再把垫絮对折后铺到稻草上,搭上垫单即可了。早上起来后,将垫絮与盖被往端头一卷,睡觉时再扯开。地铺是连成片的,没有枕头,棉袄一折往垫单下一放,枕头一个也。棉裤一脱,放到脚头,起到保暖的作用。有点衣冠不振,睡姿不雅,谁也顾及不到这些了。

       早上天放亮起床,嗽口洗脸慌作一团。匆匆吃完早饭,拿上箢箕、扁担、子锹,三五成群走向工地。人们都像机器人,无须刻意地催促,麻木地走向工地。

       这是一条排涝大渠,劳动大军一字排开。任务落实到小队,每个小队大约百米左右长。各小队竖着一面队旗,多个公社在一起的劳动场面,那还是蛮壮观的。彩旗猎猎,人头攒动。公社的政工员在工地到处游走,捕捉那些能鼓舞人心的劳动场面和人物特写。

       挖河,也就是河渠疏通清淤。一般情况下,第一层可不好挖。淤泥带浆,尽管有八匹子的抽水机不停地往河外排水。待清完淤泥,第二层就好挖得多了。农村人有经验,力量也大。有三锹一筐的,有二锹一筐的,最厉害的是一锹一筐。

       我当时年轻无经验,一锹下去挖不成型,也挖得慢。挖得慢就会影响到整个小队的工程进度,这时农民兄弟接过锹让我去挑土。由于身体单薄,他们给我一头一锹土。虽说只是一锹,那一锹少说也有陆拾多斤。工地上,谁也不会心疼谁。

       一佰二拾多斤的担子,在双肩左换右摞,一天下来,双肩都磨出了血泡。无奈,第二天只有继续学着挖土。挖土也累,需要臂力,掌握平衡。手劲加脚力,上下配合好,端锹要平稳,送锹进筐要准。实践出真知,劳动锻炼人。

       挖土也是很辛苦的活,一天下来手掌上磨起大小血泡,一个狼狈像。那血泡一磨破,钻心的疼。冬天的枯风虽刺骨的冷,但手在锹把上稍一摩擦,也会疼出一身汗。有经验的农民兄弟,一般是紧握锹把,绝不能让手在锹把上滑动。

       手掌磨破皮了,那就又去挑土,挑着担子趔趄前行。如此轮换劳作,再痛再累也不会有人出面让你休息,一个萝卜一个坑。经过十来天的历练,肩上手上都长出了茧子,这时的感觉就好多了。人也从弱不禁风到挑起担子健步如飞。一锹下去,也可端上六七十斤的土块了。毕竞是年轻人,那时十七八,正血气方刚也。

       社会是个大学堂,劳动出真知。挖河最怕遇到下雨及下雪天,脚下那个滑呀,挖河的人都知道。挑担上坡时稍好点,下坡可要注意点了。一双帆布解放鞋,一双单薄尼龙袜。其时天冷地面滑,可谓步步惊心。一个不小心,人仰马翻那是常事,没闪到腰则是幸事。

       悠悠岁月,回首当年好困惑。广阔天地炼红心,上下浑身脱层皮。而今,时光飞逝以近五十年。挖河也早已成为了一段辛酸史,时代的进步让挖河变成了记忆。大型推土机、挖掘机、水上挖泥机各显神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也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改天换地再也不用人海战术了。当年激情四射的帅哥靓女,如今大都鬓染秋霜,华发银装。韶华远逝,伤感如昨,唯有记忆尚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