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北大男神教授到《最强大脑》科研学霸:生活很难,但努力真的有用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3-11

“生活很难,但努力真的有用。”

——魏坤琳

近期,第二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播出。里面有一位高颜值“判官”,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他是,魏坤琳。

顶着“北大教授”、“高颜值男神”、“科研大神”光环的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收获了无数粉丝,一窜走红。

他说:“这个时代很焦虑,但这个时代也很公平,因为这个时代最终还是属于那些肯学习,善思考,肯吃苦,肯坚持的人。”

他说:“生活很难,但努力真的有用。”

这两句话,让他成为了无数年轻人的偶像。

男神学霸的科研之路

1978年,魏坤琳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湖南湘潭,从小就是学霸级的人物。

魏坤琳曾说:“我最在乎的东西是自由,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学习。”这使得,他从小到大,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而他的爱学习不是死读书一心拿高分的那种,而是觉得有很多知识想要了解,充满了好奇心。为此,他经常会找来各式各样的书看。

“家里那点儿书都被我翻遍了,翻了至少3遍。”当时家里的书不够魏坤琳看,每次去亲戚家,他肯定蹲在那儿找书看,连舅舅家的工程类的书,他也会饶有兴趣地翻看很久。

这样爱学习的魏坤琳,让父母对他十分放心。除了为人处世的引导外,基本不会多加管束。

也正是这样“放养”型的成长,让魏坤琳从小就知道,该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主动权。

到了大学,当身边的人都在谈恋爱、玩游戏的时候,魏坤琳却仍在坚持学习。甚至早早地,就开始规划以后的道路。最后,从小求知欲旺盛的他,出于对国外学生生活的好奇,选择了远赴美国读书

在异乡国度,他耐住了寂寞,继续一头扎进学习之中。这期间,他也一次次思考,今后人生的方向。最后,走向了他热爱的“科研之路”。

上天不曾辜负魏坤琳的勤奋刻苦。2007年,他拿下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

查尔斯.史考伯曾说过:“一个人几乎可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当周围的同学都心生散漫时,他则心无旁骛,将专注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宛如一个苦行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09年,厚积薄发的魏坤琳开启了自己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的“开挂之旅”。他加入了北大,被聘为心理学系的博士生导师。

那一年,他才31岁。

一个科研者的坚守

今年的魏坤琳,已经41岁了。但是,在他身上,人们却能看到一种“少年感”。不少人带着艳羡的语气,称其为“逆生长之人”。

而这种“少年感”,或许要归功于,他对科学探索的一种“赤子之心”。这么多年以来,他总能坚守科研的底线。

这一次的播出的第二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里,魏坤琳为了坚守自己的挑人准则,与队友戚薇在赛中出现争执。

魏坤琳算是个颇有绅士分度的人,但是在原则面前,他从不退步。他字句铿锵:

“我挑人的标准是实力要强、表现要稳。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深知埋没人才会是我职业中最大的遗憾。”

一向霸气的戚薇最终还是向魏坤琳作出了妥协。复活了自己心仪的选手,魏坤琳在现场开心得像个孩子。

节目播出后,有不少人诟病魏坤琳的较真,说他这个人太固执、不懂变通。但是魏坤琳却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做个“正确的评判”。

可以说,魏坤琳对科学是足够虔诚的,与其说他克制冷静,不如说他用自己身上的喧嚣与争议,守住真理。

生活是公平的

努力是有用的

魏坤琳在博士时期,研究的主要是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运动的。正是基于他的专业,他被节目组从科研的象牙塔中挖了出来,参加了最强大脑的节目。

而对于选手“表现脑力”的这个节目,魏坤琳在好奇之余,也秉持着科研之心来看待和研究。这种心态,或许会让他显得比较较真,但是却是一个科研者应有的态度。

后来,有人干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问他:“聪明的人,主要是因为先天的大脑聪明,还是后天开发的大脑?”

对于这个问题,魏坤琳是这么回答的:

你的人和能力,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先天跟后天共同塑造的结果,包括你的大脑,你所有的能力,当然爹妈给你的基因决定了你大脑的很多特质。

但你的环境,可能决定得更多一点。后天是否努力,是否用了正确的方法,是否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可能更多地决定你的学习成绩。

他认为,一个聪明的人,都是投入且持续性学习的结果。你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哪里,是看得到的。

尤其是在现在人工智能这么发达,人脑的一部分工作分派给了人工智能,分派给了你的手机,我们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是选择把闲暇时间用来学习,用来创作,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还是用来刷剧,刷微博、刷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而他一直鼓励,选择前者。

他说:

这个时代很焦虑,但这个时代也很公平,因为这个时代最终还是属于那些肯学习,善思考,肯吃苦,肯坚持的人。

这句话,让不少人得到了鼓励。安逸一时爽,但是却终将让人变得平庸。唯有不断努力学习的人,方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生活很难,但努力真的有用。

今日重磅福利

零基础小白也能看懂的CPA教材

免费领↓

扫描二维码

立即免费领取

▎本文转载自财经人物第一线,作者Helen。注册会计师整理发布。

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注册会计师 保留所有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