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早安 』,迎来一天好心情— ◆ ◆ ◆ 人过半生,唯心独醉。 静静地守望着自己走过的点点滴滴,一切的痛与乐,都让人心生蜜意,无愧亦无悔于此生。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淡忘伤害,忘却痛苦,修宽容之心,别让痛苦绑架我们的生活。 将沉重的包袱从心头卸下,还自己一个轻松的心态。
《贵卿》 宋·文天祥 天高并地迥,与子独牢愁。 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 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 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 一如文天祥,阅尽艰难生活的沉沉浮浮,仍保有赤子之心,即使入得牢狱,也能发出“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这般的豪情壮语。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半生叱咤官场,后半生心向山林,东坡居士官场失意后,自建“东坡雪堂”,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 感悟过往,不如放下所有,去追逐想做的、要做的、想要的,体验别样生活,清净自己。
《离北山寄平甫》 宋·王安石 日月沄沄与水争,披襟照见发华惊。 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 休向朝廷论一鹗,只知田里守三荆。 清溪几曲春风好,已约归时载酒行。 越是年老时,越是感慨从前,年少时的豪情,中年时的忧虑,如今的华发渐生。 余生不长,更愿守得田地三荆,约酒赏花,清闲终老。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幸福生活的关键还在于自己。 当我们懂得简单之道,明白知足之理,余生就能收获幸福时光。
《朝中措》 宋·李之仪 腊穷天际傍危栏。密雪舞初残。 表里江山如画,分明不似人间。 功名何在,文章漫与,空叹流年。 独恨归来已晚,半生孤负渔竿。 正如李之仪登栏倚望,看到江山如画,慨叹自己少时追名逐利、遍写文章后,反而想不如就垂竿独钓,享半生清闲。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学会和自己独处,读一本书,品一杯茶,偶尔邀上三两好友共饮,过诗和远方的日子。 从此开始,红尘纷扰不再挂心。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一个人放下得越多,就会活得越平和,笃定,泰然,从容,万事不扰。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年老如何?年轻如何?只要我们放下过去,一样能重新开始。 走过半生后,愿你每次流泪都是喜极而泣,愿你精疲力尽时都有树可倚。 愿你学会释怀后一身轻,愿你无悔亦无惧安度余生。 以下来自诗友 @雨雪 作品 《七绝·梅》 文/雨雪 路边梅绽渥粉丹,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