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 Vol. 515 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莆籍院士的桥梁设计人生 编辑:闻道 图:网络 “林元培,福建莆田人(西天尾渭阳村),上海市政总院资深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我国斜拉桥和拱桥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建造,他曾主持了上海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等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带领中国造桥从“零”抵达世界第一! 林元培 在林元培院士办公室里,雪白的墙壁上,十几张彩色照片光彩夺目,这些都是他设计建造的,他一生都在和桥梁打交道。 然而,林元培年少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高中时期,他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异常优秀。高中毕业后,作为家里的长子,出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考虑,他选择早日工作。 1954年,18岁的他进入了上海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的大门,正当林元培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一场政治运动使他受到冲击,他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先在浦东,后来到了松江的佘山。
自从他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广义相对论后,再回头来看土木工程的种种理论问题,就有如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人间城郭。 由于加速开发、开放浦东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做出兴建南浦大桥的决策,南浦大桥必须在3年内建成通车,1989年必须开工。 要在黄浦江上建大桥,这是数代桥梁工程师的梦想。刚走上市政设计院总工程师岗位不久的林元培,就遇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 南浦大桥 机遇伴随着挑战,留给设计者的时间只有1年半。用这么短的时间设计一座中国从未做过的叠合梁斜拉桥,并且是世界级的大跨径,这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南浦大桥的结构原型是当时位于加拿大的世界第一叠合梁斜拉桥,但实地考察后发现桥面上已经出现了上百条结构裂缝。 桥梁出现裂缝就会有安全隐患。林培元及团队集中精力研究出4种解决裂缝难题的办法,应用到南浦大桥中。二十年后,南浦大桥例行大检查时发现,桥面没有一条结构性裂缝。 杨浦大桥 南浦大桥尚未完工,杨浦大桥即要开始设计。杨浦大桥跨度为602米,而当时世界斜拉桥跨度纪录仅为530米。林元培毅然决然地承担了打破世界纪录的风险。 杨浦大桥于1993年成功建成,由于工艺构造和理论上的可靠,使中国斜拉桥走到国际领先水平。 卢浦大桥 到了卢浦大桥,林培元选择了自己从没做过的拱桥,解决了拱桥在软土地基建造,结构计算和施工工艺等难题,设计出“世界第一钢拱桥”。 这是世界上首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的大型拱桥,现场焊接焊缝总长度达4万多米。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这座大桥全长 32.5公里,规模浩大,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大型跨外海桥梁,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特大型跨海桥梁。 木兰溪特大桥 莆田市的木兰溪特大桥也是林元培设计的,为国内首例独塔悬索桥,该桥钢箱系杆拱梁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15年1月5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准21023号小行星的名字为“林元培星”,以表彰其在中国桥梁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林元培院士及北大副校长龚旗煌参观市科技馆 如今,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退休后仍然继续桥梁理论研究,希望把目前工程上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升至理论层面。 平时,也会给年轻人做的方案提提意见,在他看来,中国造桥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林元培院士感慨地说:“这一生最高兴的事不是获得院士称号,不是获得小行星命名等荣誉,而是我这么多年来造的桥都是安全的,没有出现过一次问题。”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