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皇帝结婚,皇后要带一种“特殊”嫁妆,寓意非常好

 历史解密坊 2019-03-11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结婚都是每个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民间百姓如此,皇帝结婚更是要普天同庆。皇帝迎娶皇后时彩礼和嫁妆的豪华程度,是民间绝对想象不到的,而皇后嫁妆中有一件物品更是缺不了。这件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

清朝宫廷每三年都会举行一次选秀女活动,应征女子会被根据其家世,年龄,长相,身材,气质等等各种条件选定秀女,此时的秀女就有了竞争皇后的资格,再由宫中皇后,皇太后等亲贵们商议遴选确定皇后。

一旦皇后被选中,就需要进行大婚礼,大婚礼从撰册文开始,由钦天监择吉日派使臣前去皇后家纳彩礼,迎娶皇后时,皇帝还要亲自置备迎亲礼物,再去皇后家纳征礼。为了向天下人表明皇后的身份,皇帝必须对皇后进行册立,只有经过在太庙的祭天祷告,皇后才能正式进入皇宫。

按照规矩,皇后先要与皇帝在坤宁宫东暖阁内入洞房,再等待吉时进合巹宴。第二天早晨,文武百官,外国使臣都来庆贺,皇帝昭告天下宣布大婚圆满,整个大婚流程才算结束。

在皇帝大婚的过程中,需要的彩礼嫁妆数量庞大,都是以“担”为单位,其中皇帝给娘家人的彩礼数额巨大不可胜计,而娘家人也都是满清权贵,给自己女儿的嫁妆数量种类也让人瞠目结舌。

与当时的汉人习俗不同,满清自入关以来,一直保持着尚武的风气,因此在彩礼的样式中也有所体现。光绪皇帝大婚时纳采礼物中主要有文马4匹、鞍辔10副、甲胄10副、缎100匹、布200匹以及金银茶筒等等,这些礼物由内务府负责预先备办。

女方的嫁妆样式则显得与汉族接近,其中包括冠帽衣物类,如朝冠,帽花等,主要用于皇后出席不同场合时使用,用以表示皇后的尊贵。衣物类包括关东产各种动物的皮毛,江南的各种高级丝绸等。珠宝首饰类包括各式金银珠宝,耳坠,戒指,指甲套等。此外还有不少的被褥毡帐枕垫,各式高级家具,各类摆设器皿等。

上述所说的嫁妆清单可多可少,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不过,在女方的嫁妆中,却少不了最重要一样东西,它就是“戥子”。

“戥子”是什么东西?它是一杆秤,不过它可不是菜市场称量萝卜白菜的秤,而是用来称量金银和贵重药品的必备工具,属于古代最精确的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

“戥子”的样式很多,一般来说都是木制的,考究一点的多用象牙,黄花梨木,紫檀木,乌木等硬木材料制作,其优点是防水防火不容易因为秤杆变形影响精确度。“戥子”的秤砣和秤盘为青铜制造,其上有各种精美的图案用以装饰。

即便如此,“戥子”再花哨也不过是一个测量工具,为何娘家人会如此重视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首先“戥子”是用来称量贵重物品的,这是贵族们的常用工具,带上“戥子”是对贵族身份的一种地位象征。

其次,“戥子”为衡量重量标准的精确测量工具,娘家人是想用它告诫皇后,在统领后宫时要秉公办事,不得有一点偏颇,还要如秤杆和秤砣一样“明察秋毫”。

最后,重要的是“戥子”是一种秤,“秤”是“称”的谐音,寓意称心如意,是娘家人给皇后的祝福。

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戥子”已经很少见了,可是在博物馆中依然还有它的身影,在它的身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古人们的智慧与勤劳,更能看出那个时代古人们质朴又热忱的愿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