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社长

 吴越尽说 2019-03-11
 作者:费秀华

      戊戌年末,分湖诗社在芦墟举行年会。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的年会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新春雅集。

      下午四点半,老社长张舫澜老师拎着书袋进来了,他比以前略显消瘦,但精神依然矍铄,声音洪亮。

      “秀华,你来啦,好久不见了。”说完话,张老师从袋子里拿出几本杂志、一叠刊有我作品的报纸,郑重地递给我。其他人也有,只要是分湖诗社社员的作品,张老师都收集归类,写上日期,还用红笔加注一些文字。他就像一位认真负责的语文老师,审阅完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只差打分了。

      “谁传春信到梅边,又见莺梭织柳边……莫笑桑榆空伏枥,东风相拥踏晴川。”雅集开场前,张社长用“分湖调”吟诵他为年会特意写的诗,声情并茂,曲调悠长。

      张社长开了头,文友们跟着唱和。先是古诗词的朗诵,接着是新诗、散文,然后是戏曲、流行歌曲、芦墟山歌,还有写春联、作画……节目都是自报的,就像才艺大比拼,场面热闹喜庆。

      泗洲禅寺的潘居士每年都来参加年会,现场剪纸,然后把作品分赠给大家。这次,他有备而来,作品除了生肖猪,还有喜鹊、白鹤、宫灯、红楼梦人物、西游记人物等一圆桌的实物,另有一大叠照片。据说,张社长正在替他写材料,到处奔走,申请某个非遗项目。

      一年一度的新春雅集精彩纷呈,文友们都不想错过。南京出差的,高铁到苏州,打的来参加;苏州、吴江城里的纷纷赶来;满头白发的老会员,步履蹒跚,拄着拐杖;几位陌生的外省会员正在交流……包间里座无虚席。张社长一刻没停,他在为迟到者安排座位。

      年会的高潮是敬酒。作为诗社领导,张社长带着骨干们一桌桌敬酒。黄酒一杯杯喝下去,脑子丝毫不含糊,他对大家寄予厚望:新的一年,再接再厉,创作丰收。

      散席之前,张社长又在张罗回家的车辆,某某某开车来的,送这几位回黎里,哪位开车送某某几位老师回吴江,谁谁谁搭某某车回莘塔……感觉心里不踏实,他还亲自送到楼下,看到汽车缓缓开走。

      年会的事,细细碎碎,从头到尾总有一个月的操劳,年轻人都觉得劳累,何况80多岁的老社长!让大家惊讶的是,老社长的脸上依然容光焕发,精神十足。大家都夸张社长,说他致力于文学事业,心有阳光,青春不老。

      望着张社长忙碌的身影,我想到了另一个人,那是垂虹文学社的老社长沈文荣老师。前不久的垂虹年会上,沈社长兴致勃勃,会议上作总结报告,事无巨细;晚宴上,劲头十足像个年轻人。他那热情开朗、精神振奋的样子,让文友们赞叹不已,大家纷纷戏说老社长仿若儿子结婚办喜酒。他听说后,一本正经地纠正,是他办婚礼,新郎是他,新娘是垂虹。

      热爱文学的人,心态就是年轻。

      无论“分湖”还是“垂虹”,在两位老社长的眼里,他们亲手创办的文学团体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就像自己的亲人,细心关照,极尽呵护,这种挚爱,难能可贵,也值得大家称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