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7日报道 据英国《普利茅斯先驱报》网站报道称,在直布罗陀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之际,英国海军与西班牙海军再次发生对峙。 报道称,当地时间2月28日,英国海军巡逻舰“佩刀”号与西班牙近海巡逻舰“因凡塔·克里斯蒂娜”号在直布罗陀巨岩周围对峙了2个小时,后者拒绝离去。 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拍下了“佩刀”号展开追击前锁定“克里斯蒂娜”号的一刻,后者舰上装有鱼雷和火炮。 在直布罗陀海域控制权之争导致英西紧张关系加剧之际,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向当局发出关于此次事件的警报。 目击者报告说,这艘排水量达1500吨的西班牙军舰就在直布罗陀海岸附近航行。英报称,此举意味着它完全无视直布罗陀周边海域归属于英国的现实。 报道称,有人呼吁英国海军派出更大的战舰,进一步威慑西班牙。 一个英国民众在社交网络上写到,“(西班牙军舰)在英国海域,变得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咄咄逼人”“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们需要派出更大的舰艇”。 另一个英国民众则表示,“的确需要做些事情,其他许多国家不会容忍这个。” 英媒援引《明星日报》网站的报道称,英国海军消息人士证实了这次拦截行动。消息人士称,该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2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而前推10天,西班牙战舰曾用武器胁迫商船离开这片海域。 为应对西班牙海军的活动,英国海军派出一艘小吨位舰艇,而直布罗陀地方当局发言人则批评西班牙的行动“愚蠢”。 该发言人称:“那些不接受英国在直布罗陀周围海域无可辩驳主权的人们进行这些愚蠢的游戏,毫无意义。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全世界都承认英国的主权。”“看起来,西班牙海军中仍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可以藐视国际法。”(编译/胡婧) 【延伸阅读】英军最大航母首航!舰上女兵超200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7日报道,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大型航母已于6月26日晚从位于苏格兰的罗塞斯造船厂启航,开始首次海上试航。“伊丽莎白女王”号是英国战后建造的最大型航母。 图为“女王”号在6月26日午夜前通过罗塞斯河大桥,驶入外海。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全长280米,全宽39米(水线宽),飞行甲板宽73米,飞行甲板总面积1.6万平米,满载排水量6.5万吨,吃水11米,满载排水量6.5万吨。全舰可搭载最多40架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其机库最多可容纳两个中队共36架F-35B隐身战机。 图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从位于苏格兰的罗塞斯造船厂港口启航特写图。 2艘6.5万吨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将成为未来皇家海军水面舰队的核心。小图为该级航母服役后的航海想象图。 图为英国海军EH-101直升机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空飞过,进行航拍。 图为“女王”号航母舰长Jerry Kyd在航海舰桥留影,他身旁的就是航母操舵台,那个类似早期飞机手柄的就是航母操纵舵。 “女王”号机库内部图,可见众多工作人员在搬运各种物资。 图为“女王”号上的其中一个指挥中心,可见女水兵。据称女兵在全舰人员的比例可占到15%(约240人),高于英军平均水平。 “女王”号上的厨房可以在90分钟内制作可供700人就餐的饭菜。图为舰上大厨正在厨房内制作饭菜。 “伊丽莎白女王”号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双舰岛设计。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大型舰岛带来的一系列缺点,首先双舰岛的每个舰岛的长度和体积较小,有两个舰岛对于控制航母重心显然比单舰岛效果要好,同时也减少了航母全速前进时出现的甲板湍流。图为出港前,从航母甲板上拍摄的“女王”号双舰岛特写。 图为英军士兵持枪在“女王”号航母旁警戒。 图为舰上的印度裔大厨正在制作抛饼。 图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水兵宿舍内景图,虽然是多个双人上下铺,但空间较为宽敞。 图为出航前,船厂工人在清理航空舰桥玻璃。 舰上大厨在航母厨房内为船员做饭。 图为英海军士兵在清扫航母飞行甲板。 图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从位于苏格兰的罗塞斯造船厂港口启航,船厂工人向其挥帽告别。 图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准备通过福斯河大桥。 图为工人们在解缆绳,准备航母出港作业,背景可见“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舰铭牌。 图为首航前,停泊在苏格兰罗塞斯造船厂的“伊丽莎白女王”号。 这张CG效果图形象展示了女王级航母的尺寸,其280米的舰长比位于英国伦敦议会大厦都要长。大厦之上还能看到45型驱逐舰的剪影。右上图可见“伊丽莎白女王”号与无敌级轻型航母(满排2万吨级)的实际对比,后者完全是“小巫见大巫”的节奏。 (2017-06-28 08:44:34) 【延伸阅读】征战全球!英军靠4辆“弯刀”攻马岛 本图集为您介绍一种征战全球的轻型战车,英国 FV107“弯刀”装甲侦察车。该型车由英国阿尔维斯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末基于“蝎”式轻型坦克研发,于1971年投入服役。 “弯刀”全车长4.9米,全宽2.2米,全高2.1米,战斗全重仅7.8吨,乘员3人。车上搭载一台190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时速可达80千米。由于全重较轻,“弯刀”十分便于运输机搭载,并进行全球部署。 图为“弯刀”四视图。 由于全重不到8吨,“弯刀”能通过很多重型车辆无法通过的地形和桥梁,例如图中的浮桥,无需加固就可直接通过。 图为“弯刀”装甲车剖面图。 “弯刀”主武器包括一门30毫米“拉登”机关炮(可发射高爆弹或特种穿甲弹,最大射程4000米,备弹165发),以及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备弹2000发;炮塔前部两侧各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就侦察车的火力而言,可压制轻型装甲目标,已算十分强大。 本图可见弯刀的“拉登”机关炮以高仰角抬起,在作战需要时也可临时客串防空炮,或是在城市作战中,攻击躲藏在高楼中的狙击手或火力点。 自服役以来,“弯刀”参加过多场局部战争,包括马岛海战、海湾战争、波黑维和、伊拉克战争等。图为1982年,马岛海战期间,部署在马岛上的英军“弯刀”装甲车,当时登岛英军部队重装备只有2辆蝎式轻型坦克以及4辆“弯刀”,可见其作用之大。 图为在北极地区进行寒带作战演练的英军“弯刀”装甲车。 图为20世纪90年代在波斯尼亚地区执行维和任务的英军“弯刀”装甲车。 图为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弯刀”装甲车,背景可见一辆美海军陆战队的AAV7突击车。1 图为近年来,在阿富汗进行武装巡逻的英军“弯刀”装甲侦察车,可见四周披挂的栅格装甲,可提前引爆来袭的RPG火箭弹。 图中两车以警戒队形行进,炮塔分别对准不同方向,以防伏击。 图为搭载栅格装甲的“弯刀”装甲车近景。 图为正在美国布拉格堡基地进行训练的英皇家海军陆战队“弯刀”装甲车部队。 英军女兵与“弯刀”装甲车。 值得一提的是,除战场之外,“弯刀”在英国民间也十分活跃,例如图中的这位退役老兵史蒂芬,就于2006年花1.4万英镑购买了一辆“弯刀”(拆除了武器系统的,虽保留了30毫米炮,但实际就是摆设),他经常开“弯刀”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在公路上穿行,到商场购物。为了防止损坏公路,他还专门换装了橡胶履带,每年还需要上缴165英镑的税。 演习中的“弯刀”小队。 “弯刀”在乡间小路行驶。 演习场上的“弯刀” 图为陈列在比利时某军事博物馆的“弯刀”装甲车,联合国维和部队曾使用过。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浏览器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