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极图》,初刊于1928年12月10日出版之《苏曼殊全集》(四)。原题:《曼殊上人山水立轴(邓秋马藏)》。 邓秋马《题曼殊上人山水立轴》:“曼殊上人兼精绘事,所作多有寄意,非至友不能得片纸,大幅立轴,尤不多见。此帧乃在国学保存会时,与余秉烛夜话所作,用笔别致,章法奇趣,诚可贵也。” 此图当时备受重视,不少诗人词客有所颂扬: 谢鹏翰《庚申二月敬题曼殊上人遗画后奉秋马先生雅属》:“鹤飞遥天,月印万川。振衣千仭,亦佛亦仙。” 张根仁《题曼殊上人〈登峰造极图〉》:“登峰立云顶,造道求其极。客问世间人,举头看明月。” 何侠《秋马我挚友也以曼殊上人所画〈登峰造极图〉见示嘱题侠本不文聊题数言以志仰慕时庚申春月》:“举首摩天顶,俯视万物空。长与风云会,独立最高峰。” 高麟《题曼殊上人〈登峰造极图〉》:“举手摘明月,伸足动山坳。胸中罗锦绣,世外如鸿毛。烟霞供啸傲,松菊伴清高。畅览此遗迹,飘然意气豪。” 蔡髯青《题曼殊上人〈登峰造极图〉》:“欲问鸿溟事,何如百尺巅。风云携满袖,天地卸双肩。今世牟尼佛,前身贾阆仙。凭临余一笑,不染俗尘缘。” 黄永健《苏曼殊书画论》说:曼殊“绘画沾溉比较浓厚的禅佛意味”;“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禅画’风格——笔墨的枯、纵、冷、淡和画面的清、空、冷、寂。这也就是前人所谓的‘萧寥荒寒’、‘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的总体风格特征”;而《登峰造极图》“在苏曼殊所有绘画中,为最有创造力的杰作。”“在中国禅画史上,苏曼殊突起为一代画禅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否认的”。 曼殊还有一幅与此图相似的《登峰放鹤图》,尘园居士所藏。画面上,一僧飘然立高峰绝顶,有霞举凌云之慨,下有孤鹤,回翔城廓间。据刘太希《致柳亚子函》称,某君曾题诗其上,有“独具萧寥遗世意,转怜孤鹤在人间”之句。 ![]() (原载李蔚《曼殊妙跡百帧》98-99页,北京远东联合国际拍卖公司2018年10月出品,非卖品。) |
|
来自: 昵称16627923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