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位刚刚起步的摄影者来说,构图尤为重要。简单来讲,构图告诉观众“该怎么看”,“记住什么”,“传达什么”。 下面举例来解释构图的重要性: 你看见这幅照片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在哪里?我想,绝大部多数观众的第一视觉落脚点,都在画面纵深处,远方穿破云层的霞光那里。 那么,这张呢?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应该在画面下部的海螺,之后才顺着画面纵深看到远处的霞光。 大多数人的视线应该都是停留在花海与天空的交界处。往画面纵深看,是人看图时的固有习惯。如果改动一下,在花海中加上一条小径呢? 这时候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应该是在花海中的小径,然后顺着小径延伸到天空。如果倾斜构图呢,效果如何? 原来表达安静、祥和的美好氛围,现在感受到的应该是不稳定、不安定感。现在,大家随便浏览一下这张图片,然后回想一下画面留在你脑海内的东西。 闭上眼睛几秒钟,不要看图,回忆一下你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我想,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那盆左下角的花草,然后是大环境(准确的说是画面后方的那把伞)。 稍微改动一下,再看看: 留在大家脑海内的东西应该只有两样:一盆花草,和另一盆花草。 这幅图就是纯风景,表达的是自然的美,没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 而如果在画面中加进一个小小的人呢? 加进一个小小的人以后,不仅能迅速吸引观众的视觉焦点,整个画面还颇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 也就是说,你能通过构图去决定你的主次内容,让观者记住哪些信息,然后过滤掉哪些信息,传达什么情绪。 初学者先练习基本的构图法,常见的构图法有下面二十种: 1. 三分割法也称之为“九宫格构图法”。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画面九等分,将主题元素置于线的交点之上,既突出主题,又能使画面更为舒适。 2. 对称法对称是构图的基础手法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左右对称,适用于道路、建筑摄影。 上下对称,适用于反射、倒影等情况。上图可谓是三分割法和对称法的完美结合之作。 3. 突出前景营造深入感。将感兴趣的主体置于前景中,有效追加深入感,可以营造立体氛围。 上例的下图将石头作为前景,更突显出石头的质感。 上面的例子,仔细对比一下,下图的主题元素是不是更有立体感呢? 4. 框中框构图法上图利用拱形门作为里面的教堂的图框,给人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户,像上图就是有效利用了树干。 5. 引导线构图法引导线有助于将看图的人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元素上。可以利用道路、墙壁、规则图形等作为引导线。 上图有效利用地板图案上的线条作为引导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照片的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同时该图还采用了上述的左右对称法。 如同上面的例图一样,引导线可以不必是直线,有时候曲线更有魅力。另外,上图同时采用了三分割法。 6. 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法水平线和垂直线往往给人一种安定平和的感觉,而对角线和三角形则带有一种。 上图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和对角线,给人一种很有张力的感觉。 上图利用隐藏的三角形和对角线,使得静的建筑物却给人一种跃动的奇妙感觉。 7. 利用图案和质感构图法人总是被一些规整的图案或者质感十足的东西所吸引。比如下图,地板上的规则图案让我们的视线最终聚集在圆顶建筑物上。同时屋顶上的规整图案也使得建筑物本身魅力十足。 上图有效利用光和影将地面石板的质感、以及墙壁和屋顶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该作品还采用了框中框构图法,使得照片又有了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8. 奇数法则。采用奇数构图法,感觉更自然。上图同时运用了框中框构图法。 9. 主体覆盖整个画面法。整个画面只展现了狮子的脸部。这样的话,可以使人细微地观察狮子的眼神和毛发。仔细看看,此图同时还采用了三分割法。 10. 利用负形空间构图法。与前一个方法正好相反,给主题元素留有足够的空间,通过简单的背景突出主体。 有效利用空间,图片干净明了,使人们的视线易于集中在主题元素--铜像上。同时该作品也采用了三分割法。 11. 极简极小构图法。构图简单,却生动地表现了露珠的晶莹与叶子的苍翠。 简单的背景让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主题元素-大树上。同时,该作品还采用了「利用负形空间构图法」、「三分割法」和「引导线构图法」。 12. 孤立主体对象构图法。模糊背景突出主体,特别适用于人物、动物写真等。 13. 改变视角构图法。从高处或者贴近地面等,从另一个视角摄影出来的作品有时更有魅力。 高处摄影很适用于拍摄夜景。 有时候要找到一个完美的视角,比如像上图一样拍出美丽的水流,甚至需要付出湿身的代价哦。 14. 特殊颜色组合构图法。摄影时,如果能用到色环上相对的颜色进行组合构图,效果很不一样。 上图采用暗蓝和金黄两种颜色的特殊组合,对比明显,更显灯光绚丽夺目。 上图有效利用红蓝对比互补之效果进行构图,更彰显建筑及灯光之绚丽。 15. 空白法则。注意照片主体的朝向和动向,合理地在画面上制造空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船的行进方向留白,动感立现。 在吉他手面向的方向(照片右边)留白,使人的目光自然而然转向照片右上处跳舞的伴侣。 16. 从左到右法则。同读文章一样,我们也更习惯从左往右看照片。采用从左到右法则,比如下图,再加之右面的空白,就显得整个照片动感十足。同时该作品也采用了「三分割法」和「框中框构图法」。 17. 平衡法则。将主题元素(大处理)和非主题元素(小处理)同时拍摄进去,使得主题元素不过于集中。 利用近大远小,维持被摄体的平衡,更能表现出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18. 陈列法。在拍摄两个以上的对象时,采用陈列法则进行构图,使得对象之间形成对比或互补效果。 19. 黄金三角形构图法。同「三分割法」相似。首先连接对角线,然后从剩下的两点向对角线作垂线。 通过将铜像排列在对角线上,引导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上。而埃菲尔铁塔又处于黄金点上。 20. 黄金比构图法。源于古希腊,广泛运用在美丽的艺术作品和建筑布局中。 上文所列举的20个技巧不用一下子全部记住,下次摄影的时候,不妨先尝试着运用两三个看看吧,记不如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