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这个故事送给正在奋斗的你 人人都是艺术家 Everybody's an artist. 这位身材消瘦、个头不高、长相普通, 虽才四十七八岁,但眼里却闪烁着温和与智慧。 他是名地地道道的福建莆田人 哲学家,经济学家,还是名“艺术家” 林正碌 从2008年到现在 他教会了近10000多个人画画 但却不收一分学费 连场地、画材都免费提供。 他的画室里,有残疾人、街头乞丐、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也有三四岁的小孩子、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些村民甚至因他走上了职业绘画道路,靠画画养家糊口。 零基础学员不到一个月的作品 ▼ 残疾人啊辉的作品 葱郁的稻田,开花的老树,明亮的老房子 颜色鲜艳,画出了自己理想的世界 双溪古镇 沈明辉作品 很多学员画了一年后, 根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画完后都会被自己吓到 “天啊!这是我画的吗?” 漈下古村 才让作品 刘昌发作品 王珍凤作品,价格200元,已被收藏
从零基础到大神,只要一年时间 这些优秀的学员的作品, 远远甩掉艺术家几条街 林正碌打着 “人人都可以绘画,人人都是艺术家” 的理念 鼓励并支持学员参与学习绘画 感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他决定自行掏腰包 在宁德屏南县双溪这个偏僻小镇上 办了一所公益艺术教育中心 1971年出生福建省莆田的大叔 他说自己是一名“会读书”但“读不好书”的学生。 高考那年却名落孙山, 因为当年的命题作文是《论近墨者黑》, 而他写的是《近墨者未必黑》结果得了0分。 “很多人都说我是个怪人,为了写一篇反对命题人观点的文章,最终上不了大学。”谈起往事,林正碌说自己从不后悔。 林正碌去过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找同学蹭课,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活,他还在同学宿舍住宿,参加同学的班级聚会。辗转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半年后,林正碌说“自己已经将大学那一套摸得门儿清”,去过很多大学体验,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都在虚度光阴。那样的大学,没什么好羡慕的。” 漈下古村学员作品 紧接着,林正碌出来打工 那时恰逢中国的行画生意正火 于是他一脚踏入滚滚红尘 2003年左右,林正碌开始投入行画做生意 一干就是十年 巅峰时期,创造年进出口额1.5亿的商界传奇 他跑深圳、跑香港、跑广交会 生意越做越大,连迪拜、沙特都有他的仓库 很快成为中国这一行业的巨头之一 其间,一次因受骗破产 再爬,再破又爬再破 四次破产 让他开始沉静下来思考人生 最终他痛定沉思后远离商业 决心把自己后半辈子的时光 希望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儿 —— 创办画室 林正碌没有拜师学艺,绘画知识全靠自学, 他从第一张画之后便一可不发收, 一口气又连续创作了众多作品。 期间还一边梳理艺术发展史, 一边研究教学技法流程, 决心免费教人画画。 “人人都是艺术家” 这句口号当时被众人看作是笑话 很多人包括艺术家都说:我自己的画还有学生们的画都不能被称为艺术画作,这一点我不在乎的,我在乎的是,他们通过这种艺术行为感动了自己,让生命更加有意义。”谈到画画时,林正碌丝毫不回避网上批评他的言论。 从2008年起,林正碌在江苏、上海、 福建、山东等地 就已经免费教人学画,这一教便是10余年 他的学生达到上万人 画具、画架、所有绘画材料 场地全部是免费提供学员使用 有学员交学费给他,林正碌一分钱都不收 因为他深刻理解百姓生活的艰辛 学员所拍卖的作品全部交给画作本人 当地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 只要能拿笔,喜欢画画都可以成为他的学员 乞丐和企业家相邻而坐,探讨画画技巧: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竟可以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炊烟图;曾经想过轻生的残疾人,笑语盈盈对未来充满希望…… 林正碌在画室指导小朋友的作品 2009年,江苏海安县523艺术区聘请他去做艺术总监 甚至德国画家邀其现场“对画” 他在双溪古镇设立了残疾公益艺术学堂 很欣慰的是,他教的学生很多都成为骨干 并跟他一起推行公益艺术教学 老人、农民、小孩、残疾人、企业家 拿着画笔作画时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也有人聘请他去城里教学 但他只想一头扎进农村 他深知百姓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欠缺 于是开辟了农村免费绘画教学的先河 而他的资金都是他通过各种渠道 呕心沥血去筹足 免费绘画教学到至今 可是他过得很清贫 村民见他教学太累 会热情做饭做菜给他吃 在教学过程中,他时不时都会冒出一些颇有哲理的话来—— “你下的每一笔,都是你的选择。人生也一样,为什么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都不好好选择呢?如果你将就了,那你就会将就整个人生。” 艺术人生远比艺术作品有价值 这个男人就像一颗种子一般撒在每个人心里的角落 开始生根发芽,直到开花结果。 / 喜欢记得来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