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奶茶变抹茶的事情刷屏了,所以我也来蹭个热度。 这件事情的真相如何,除了几个当事人,估计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我也就不在这瞎猜了。 但生活中被绿这个事情绝对不是少数,我们的朋友圈里,隔一段时间总会被某个明星出轨的新闻刷屏,有些公众号还专门是扒这类故事的…… 网络有句调侃语叫“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就得顶点绿。” 但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我们又缺乏挫折教育。 所以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很多人如果不能合理的排解,过度愤怒、抑郁,犯错者还没受到惩罚,自己却先病倒了,典型的“用别人的错误拼命的惩罚自己”。 我们看几个案例。 幻听案(杜保华案) 陈某,女,45岁。患者因夫妻感情不和,而致心烦少寐,动则彻夜不眠,服用镇静药,效不显。 近1个月来,产生幻听症状,其幻听之语,皆为丈夫与其他女子娱乐欢笑之声,或丈夫训斥责骂之语。患者痛苦异常,神志恍惚,言语错乱,几欲自尽,家人送来就诊。舌质暗红,苔白,脉弦。 辨证为肝郁血瘀,神失所养则不寐,魂无所舍而浮越。 药用血府逐瘀汤: 当归12g,生地10g,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0g,枳壳10g,柴胡12g,川芎12g,桔梗10g,牛膝12g,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药用6剂,病大有起色,患者自述觉心清气爽,幻声亦减,夜眠改善。 效不更方,续服10剂,幻声消失,夜眠可,余症亦尽消。 后予宁心安神之中成药调养月余,追访1年无复发。 失眠(程英锐案) 马某某,女,39岁。10年前因家庭不和,忧愁太过,致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健忘,经中西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每因心情不畅而加重。 近2年来失眠尤甚,每夜辗转难寐,睡中多梦,易醒,每晚服用安眠药,方可取眠3、4个小时,某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近来服用各种中西药皆难奏效,更添心胸烦闷,胸痛彻背。其形体消瘦,表情淡漠,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弦细。 证属气滞血瘀,心脾两亏,治宜行气活血,补益心脾。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川芎5克,川牛膝9克,生地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炒枣仁30克,党参12克,炙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 服药4剂,已可入睡,不用安眠药可睡4、5个小时,继予血府逐瘀汤合归脾汤加减服用20余剂,诸证消失。此后改用养血归脾丸,早晚各服1丸,服用1月余。 嘱其避免精神刺激,注意生活调摄,随访3年,未见复发。 呛噎反胃(张济案) 宋某,女,42岁。一年前因夫妻不睦,情志不舒而不思饮食,胸闷嗳气,喉有异物梗塞感,渐致进食呛噎,胸背作疼,食后呕吐,甚或汤水亦梗噎难咽。钡餐X线检查:食道无充盈缺,仅中下段里痉挛性狭窄,十二指肠球部轻度溃疡,合并幽门痉挛。患者疑虑,已患不治之症,病情日趋加重。 诊见:神情萎靡,面色晦滞,食则噎,饮则呛,反胃呕逆,便干,舌质淡暗,六脉弦细而涩。 治以益气降逆,活血化瘀。 处方:红参15克,枳实15克,桔梗10克,牛膝10克,当归25克,川芎20克,赤芍25克,桃仁25克,红花15克,焦术15克,代赭石(先煎)40克。 水煎服。服上方6剂后,梗噎、呕吐有减,并得矢气,能进少量软食。 守方近月余,药物虽有所增损,但皆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选加益气和胃,降逆化痰之品,终获全治。 这病例都是由于家庭不和,长期或者强烈的精神刺激导致,但都用了一个神奇的方子-血府逐瘀汤治愈。史欣德老师给这张方子起了一个很文艺的名字“伤心汤”,非常贴切啊。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十九个主治:“头痛、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瞀闷、急躁、夜睡多梦、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所以,被人绿了怎么办? 去跑步吧! 跑步没用怎么办? 那就来碗“伤心汤”吧! 最后还得提醒一下,“伤心汤”并不能治所有的伤心,要用这张方,关键还是要辨证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