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娃成长,中医护佑——女儿病案二三例

 文文ap25 2019-03-11

我家女儿已满四周岁,虽然有时也撒泼打滚、意外不断,但是总体向好,健康快乐成长。自从接触、学习中医以来,我也慢慢由一个焦虑的妈妈变得淡定了许多,但是娃有几次生病,我依然记忆犹新,在此与大家分享几个病案,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合格的、智慧的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即使不能帮助孩子,也不要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帮倒忙。

我娃成长,中医护佑——女儿病案二三例

案例一:肝风内动

女儿2015年春天出生,大约在2016年秋冬之交(一岁半多)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嘴巴会不自觉的张开然后合上,后来还会不自觉的眨眼睛,刚开始时很久才一次,慢慢的会变得频繁,带她去儿童医院看过,医生说这叫小儿抽动症,要先做睡眠脑电图等检查,确诊后一般需要长久服药才能控制症状。当时我还没开始跟师学习,仅凭着人生的那点直觉,就觉得这种方式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且孩子还这么小,单就做睡眠脑电图前要打镇定剂这一点(当时医生说镇定剂剂量很小,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我也无法接受,更不要说后面的长久服药了,所以就没在儿童医院继续治疗。离开医院,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一边观察,一边寻找有缘的医生。2017年春天我们到了南宁,女儿这种不自觉张嘴、眨眼的状况还一直存在,这件事情就像一块压在我心里的石头,万一娃长大了还这样,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和她交代这种状况的由来,该如何怎么为她的未来负责。

2017年是我最难过的一年,身心俱疲。我陪先父在省立医院的时候,也曾去儿科问过小儿抽动症的问题,西医的治疗过程都差不多,在那里我还见到了一个上初中的男孩子,我只看到了他的背影,也是抽动症的问题,由妈妈陪着来看医生,听他们跟医生的对话,应该是来过几次了,吃了很久的药,停药即复发。我心中一阵抽搐,我就离开了儿科诊室,心中甚是感叹人生太多苦难。

2017年夏天娃在南宁,南宁实在热,而且热的时间又长,娃全身起了很多痱子,头面、脖子、前胸、后背、大腿、小腿都有,又热又痒又焦躁,估计这是娃最难过的一个夏天了。在治疗痱子的过程中,娃服用了龙曼花开的桂枝汤加减,大约吃了一周,虽然痱子还是痱子,但是不自觉张嘴、眨眼的状况竟然慢慢减轻,后面竟慢慢消失了。董老师跟我讲,小儿抽动属于肝风内动,所以我会格外关注讲肝风的文章。有一次看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中介绍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篇,书中讲“甲木下降,风气自平。甲木乃阳性之木,如其不降,阳性主动,风气亦动。”这应该就是抽动症的原理之一,所以小建中汤正对应这种原因引起的抽动症,娃用的虽然是桂枝汤,只是少点白芍而已,多服一些自然有效。我是喜不自胜,实在是很有冲动去儿科门诊推荐小建中汤!后来,娃有两次又出现了眨眼的症状,我都是再给她吃了几次小建中汤,慢慢的也好了,今年就没再发现这些症状了。

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当初是怎么造成的娃的抽动,我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过早给娃看电脑,造成用眼过度,耗伤肝血。我是从14个月龄开始给娃看巧虎的光盘,虽然看她跟里面学习了很多动作和歌曲,但是代价太大,孩子还是在大自然环境里成长的好,就像我们小时候,不要太早接触电子产品,太耗肝血;二是顺着娃的性子养,不要压抑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儿尤其像春天刚发芽的小苗,木喜条达,不要妨碍了木性生发。

案例二:高烧加咳嗽

2018年11月初,我家娃发烧了,周一中午开始发烧,当晚出现高烧,没具体量有多少度,总之是浑身烫,发烧时无汗,哭闹时会有些汗,发烧时她自己会觉得头晕,坐不住站不住只能躺着,一直觉得热、不怕冷,老是蹬被子,咳嗽无痰,偶尔会听着有痰音,但咳不出痰,流鼻涕不多,稍偏黄偏浓,不吃东西,只喝点水,水喝的也不多,舌苔厚腻,舌尖红。

从周二开始服用霍朴夏苓汤,娃喝了第一付药后,咳出来几口黄痰伴褐色的东西,周三第二付药只喝了一半就喂不下了,出现了喂药时吓得躲在怀里呜呜哭的现象,还是高烧。周三晚上用薏米煮水冲服小儿麻甘颗粒,直到周四早上稍微退烧,但咳嗽还是很厉害,一早抓了麻杏石甘汤加生石膏,煮后不肯喝,变得有些胆小和害怕,喉咙也哭哑了,只好继续用薏米水冲小儿麻甘颗粒,可以吃一点东西。周五下午又开始发烧,请医生帮娃做了小儿推拿并在后背走罐,晚上回家后没吃东西直接睡觉,凌晨了又是高烧加咳嗽不停。这五天只有两次大便,前头干后面还算正常。

一般情况下,娃发烧两三天也就可以了,可是这次连续五天了还是不见好,只好向董老师请求帮助。此时董老师还在国外,凌晨的时候董老师说这种情况是心火偏旺,兼有肺失宣降,正邪交争,急用人参白虎汤:生石膏100,知母20,大米一把,炙甘草10,党参20,白糖一小勺,一付。大火煮开十分钟即可,可每小时喂二三十毫升,直到烧退为止。

第六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去抓了药回来煮好,娃喝了一次,就低烧着一直迷迷糊糊的在睡,咳嗽有些重,嘴唇干红,醒后要凉水喝,喝了几口又睡了,根本没机会给她多喝点药。睡着的时候听不到痰音,咳嗽却很厉害,因为一整天都是这种睡得迷糊的状态,我有点有点担心。董老师告诉我不用担心,睡觉是养正,上方再服一付,每次可稍多喝点,会康复的。

第七天了,我一早起来又煎了上面的方子。娃起床后精神多了,会笑了,也喜欢说话了,感觉整个人回来了,体温基本正常了,偶尔有些温,一早起来摔了个跟头,可能力气还不够,还是咳嗽,一早咳的几声感觉有痰咳不出,后面的咳嗽就是无痰的咳嗽了,咳嗽的声音也哑了,一热了后背就觉得痒,吃饭还是不太行,大便还算正常,舌尖还是有些红,舌苔有些厚,有鼻涕,稍偏黄。晚上的时候董老师开了下面的方子:冬桑叶10,白菊花10,生石膏30,炙甘草10,麦冬20,党参10,姜半夏10,大米一小把,一付。

第八天了,娃发烧又开始反复了,昨晚睡前还好,睡着了又发烧了,一早醒来就没有昨天精神,身上一直温温的,咳嗽的频繁度降低,声音全哑了,说话出不声音了,早饭吃了点粥,午饭没吃,一直想睡觉。我又去抓了一付上面的方子。

慢慢的,娃比前几天好了很多,前胸后背出了一些痱子一样的红点,明明腿凉凉的但就是不肯盖被子,盖上就蹬掉,鼻涕多些偏黄,咳嗽少了很多,音哑。董老师嘱咐用竹叶石膏汤:淡竹叶6,生石膏30,炙甘草6,麦冬10,党参10,姜半夏10,大米一把,一付。

高烧反反复复八天,已经打破了我原来的心理承受底线,娃又不肯吃东西,哄娃吃药也变成了一项大工程,吸管、水杯换着花样来,药也不见得喂下去多少,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其实娃的这次发烧应该是有迹可循的,应该从2017年夏天的痱子说起,当初痱子怎么也清不掉,而且一入睡全身会出大汗,这就说明有内热而且津液又流失,所以这次高热有一定的必然性。吃完这几付药后,娃全身都凉凉的了。

从娃这次生病,我能体会到辨证不仅要讲求条文,其实也要看象,取类比象,辨证准确是前提,用药就是要指哪打哪,打出必中。

案例三:咳血

回到老家没几天,2019年1月底我家娃又生病了,发烧加咳嗽。从中午左右开始发烧,娃说头晕,不想坐想躺,嘴唇干红,两个腮帮红,身上手脚也热,呼吸声重,这个冬天咳嗽一直都在,这次咳嗽的时候很用力,听着有痰但咳不出,咳嗽时易呕吐,呼吸声粗,一直没吃东西,凌晨的时候要吃炸馒头,吃了几口,一会都吐了,昨天上午有大便,头上干后面还行。晚上睡觉的时候煮了葱豉汤,喝了一半,睡觉的时候出了几阵小汗,出汗的时候就喊热,会把脚往外伸。

这次又是发烧加咳嗽,心里担心,请董老师帮忙开了药方。柴胡40,黄芩15,姜半夏15,生甘草10,连翘50,两付。以水1500毫升,煮沸后调小火再煎30分钟,取汤药约60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每三小时服一次。烧退则止服。一般可速效。若效果不显,可再用下方。麻黄10,杏仁(打碎)10,生石膏60,炙甘草10,陈皮10,姜半夏10,茯苓10,两付。当晚给娃针灸,四关、大椎、百会、小柴胡。

第二天继续扎针,娃哭是免不了的,扎针时姥姥也在,看到娃哭的样子,姥姥受不了也要哭。拔针后中午了,给娃喂饭,娃不吃,一个劲儿抱着我哭,我也着急,就抱着娃哭。不得不说下农村抓药真的有点麻烦,爷爷出门抓药,第一次抓来的都是柴胡的叶子和茎,第二次才抓来对的药,抓来了之后孩子不吃饭也不吃药,喂不下,只能针灸。

第三天的时候娃精神状态好了些,不发烧了,中午和晚上都吃了一点点东西,但是咳嗽还是比较频繁,娃晚上八点钟睡着了,九点多咳嗽吐出了一摊东西,褐色的,用卫生纸擦一下发现里面有粘稠的血块,也有颜色鲜红的血。当时我就被吓的发抖了,爷爷奶奶也被吓蒙了,爷爷生气了,闯进了卧室,直接开始说我了,觉得我有些傻了,娃病成这样也不让去医院,这是爷爷第一次说我。这种情况下,一旦把娃送到医院,估计就会被诊断为肺炎,挂水、抗生素之类是免不了的。我跟董老师说了娃的情况,那时我的声音一定是颤抖的,因为我的心就是颤抖的,董老师说不用担心,是有郁火在肺中,多用点石膏即解,也可以用白茅根100克,煮水代茶饮,亦能止血。奶奶不知道哪年竟然收藏了白茅根,从犄角旮旯找出来一看,竟然还是好的,差不多一把的样子,我折了折全部放到锅里煮了,就等娃醒来服用。

第四天一早,董老师发来一个方子:冬桑叶15,白菊花6,杏仁10打,连翘6,薄荷6,桔梗10,炙甘草6,芦根30,白茅根30,一付。止咳又止血,还凉肺。我一看是桑菊饮,就请爷爷去药店拿桑菊感冒颗粒,我之前见到过成药。回家后我就用白茅根水冲服桑菊感冒颗粒喂娃,吃了一盒半左右,娃咳嗽慢慢好了。

事后我才回想到,娃早两天咳嗽呕吐的时候,里面有少量褐色的东西,我一直以为是半消化的食物,其实应该是血,我还是观察的不够仔细,现场亲历也还是不够细心,没能早点发现最真实的病情。

娃这次生病再一次突破了我的心理极限,要不是董老师后方坐镇,我估计只能被吓得颤抖了,万分感谢董老师千万里之外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龙曼花和工作室的伙伴们。中医是实实在在的,选择中医才能选择健康。

注:以上中药剂量单位都是克。

董注:此文由我的学生孙仕英撰写。我补充以下的话。

小儿感冒发烧,必需送去医院输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别忘了,我们不但有西医,还有中医。

治疗小儿感冒发烧,我主张首选中医。理由如下:

一则,中医速效。速效是中医的最大优势,这也是孩子的父母最期望的。小儿感冒发烧时若能选择中医,或服汤药或用针灸,往往可以在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取效;

二则,中医安全。中医是自然疗法,中医治病主张辨证用药,因此只要方药对证,就不会伤害孩子的正气。况且,针灸或小儿推拿根本不用药物,更属绿色疗法;

三则,中医方便。中药不一定非要从药店买,厨房里就有能治感冒发烧的中药,比如生姜、大葱、洋葱、香菜、酒、茶、醋等等。针灸及小儿推拿更是方便,随时随地都可施治,不用药,一样有效;

四则,中医治愈后不容易复发。任何疾病愈后要想不复发,一定要正气旺,而且,祛邪务尽。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祛邪中兼顾扶正,治愈后孩子会精神健旺,面色红润,食欲大开,手脚温暖,睡眠安好——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愈。

多年来,我治疗了不少感冒发烧的孩子,都是用纯中医手段,且都能迅速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的经验就是:一则,一定要相信中医,相信中医能治病。因为中医治病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丝毫不需要怀疑。家长一定要对中医有信心,只要有信心,才会积极选择。

二则,积极选择中医。在居处附件找位明中医,用纯中医疗法治病。小儿感冒发烧既可用汤药内服,亦可选择针灸,或者,还可以用小儿推拿,或用中药煎煮后洗澡。若小儿仍在吃母乳,还可以让妈妈服汤药,再过奶给小儿,一样有良效。若能有幸找到明中医,建议一定保持联系,这位明中医将是全家的健康保护神。

三则,用中医来预防孩子生病。中医不但是治病的医学,还能“治未病”,而且,中医擅长“治未病”。用中医来养正气,可以让孩子不生病,即使是遭遇流感,也能让孩子平安度过。

我建议每位家长都学习些中医知识,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为了自己的健康。中医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学问,学习中医,利益全家,非常值得。作为中医爱好者,不一定非要学成多高水平的明医,随便学,能学多少,就得益多少。

祝福每位孩子都健康,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学习中医,并且受益于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