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 老人们去哪儿了? 跳广场舞? 不! 话说, 千万别瞧不起人家跳广场舞的! 人家比年轻人还要健康! 更多的老人, 在疼痛科门诊部排队 腰酸、背痛、腿抽筋…… 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罪魁祸首,很可能是, 我们一直忽视的寂静杀手——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伴有骨结构受损,使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 它的特点是:发病率高、隐蔽性强,治疗周期长,甚至是伴随终生。 骨质疏松已成为世界八大慢性疾病之一,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达90%以上。 01 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 身高缩短 弯腰驼背 肌肉收缩无力 易摔跤、易跌倒 02 骨质疏松 可以预防及治疗吗 这里很多人走入了一个误区:补钙。 实际上老年人年龄越来越大,肠胃功能减退,服用钙片的吸收率只有10%-15%。 多数的钙离子都是通过肾脏代谢经尿液排出体外,还会对肾脏造成很大负担,甚至会出现肾结石的症状。 其实,老年人真正缺乏的是什么? 维生素D 研究发现,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达到三倍以上,能预防及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甚至可以达到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但是,维生素D,你补对了吗? 大多数人都是盲目补充维生素D。 没有到正规医院检测维生素D水平,对自身的情况不了解,购买一些口服制剂,结果可能是花了钱,却起不到什么作用。 03 维生素D怎么补 一、肌注还是口服? 1、有效成分含量跟生物利用率 国内的鱼肝油、口服维生素D制剂等,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一般为600—800单位左右。 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功能吸收,人体获得的维生素D更少,仅仅能够维持人体正常所需的预防量。 若自身存在骨质疏松、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此时的维生素D是达不到治疗量的。 与此同时,国内维生素D针剂有效成分含量大多在20万单位左右。 通过肌肉注射后可以长期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人体需要的时候再通过肝肾代谢发挥应有的作用,能够起到预防跟治疗两种作用。 2、安全性 口服维生素D,是每天都服用。 而维生素D的半衰期为19-48小时,所以经常口服,积累到一定时间会产生蓄积性的中毒。 肌肉注射是半月注射一次,不仅安全,而且有效。 3、依从性 老年人本身记忆力减退,所以很容易造成漏服忘服的现象,但是肌肉注射,注射一次可以维持半个月时间,依从性较高。 二、补充维生素D2还是维生素D3? 维生素D2:植物麦角固醇经照射合成的麦角钙化醇。 维生素D3:皮肤下7-脱氢胆固醇经照射合成的胆钙化醇。 维生素D2跟维生素D3,不管是结构式还是药理作用都极为相似。不同的是,维生素D2是纯植物提取;维生素D3大部分是动物提取。 维生素D2的安全性是维生素D3的10-20倍。 三、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吗? 当然可以。 太阳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下的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 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对紫外线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般涂防晒霜,打遮阳伞都会隔离紫外线,这样晒太阳,对补充维生素D基本没有作用。想要补充维生素D,一般在早晨10点钟后光线比较充足时,部分皮肤裸露在太阳下,每天半小时-1小时,才够。 但是,如果已经发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口服、晒太阳等方式补充维生素D,很有可能达不到治疗的效果!需要到医院检查,按疗程注射,补足。 以后,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 晒太阳! 晒太阳! 晒太阳! 咱总不能有太阳偏不晒, 隔三差五就去医院打针吧? 04 我的实际案例 这里,附上我自己的维生素D检测报告和使用维生素D2注射液的经历。 2018年11月16日 维生素D缺乏 2019年1月8日 维生素D不足 2019年2月14日 维生素D正常 3个月不到,肌注6次维生素D2,我的维生素D检测已经正常了! 05 法讃的案例 看到张教授发来的文章,为了帮大家验证,我默默去社区医院做了检查,三天后拿到结果,把自己吓到了。 我检查的项目有: 贫血三项(包含B12、叶酸、铁) 维生素D 血常规 医保卡刷了300块, 很方便! 过去的十年,我一直自认是运动小达人,爬山跳绳跑马拉松健身游泳都干,下楼随手就可以跑十公里、跳绳5000大气不喘的那种。 去年初,体检数据都很完美。 但仗着自己体质好,借口每天写公众号累成狗,去年夏天,自己的素食餐厅关掉后,比较消沉。 过去的大半年很少出门,零运动。 检测结果:血常规、叶酸、铁都正常;维生素B12勉强达标;维生素D严重缺乏。 刚刚缺乏,还不至于骨质疏松。 考虑到大部分人懒得去检查,注射,我再一次替大家测试:3月1日起,每天晒太阳1个小时,一个月后,再去检测,再汇报。 (在深圳晒太阳可以露出胳膊腿 为了完成这篇文章,张教授给我看了无数篇论文 不爱学习的同学请向我学习:每天晒太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