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之后:摩根索计划演变成JCS1067号令,德国在困境中挣扎

 铁血老枪 2019-03-11

1944年9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魁北克会面,摩根索作为也参加了,是唯一参与此会的内阁成员。受摩根索计划的影响,对于战后德国定位,丘吉尔的备忘录中写道“摧毁鲁尔及萨尔区所有军事工业…..把德国变成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不过,并没有提到划分南、北德国的事

对摩根索的计划,罗斯福本身是赞同的。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跟斯大林搞好关系,另一方面,在44年8月写给荷兰女王的信中,罗斯福写道“有两派意见,一派觉得应对德国宽大处理,让他们重回基督的怀抱,另一派主张严厉,我倾向后者。我不是残忍无情的人,但我想让德国人知道,这一次,他们一定会战败”

二战之后:摩根索计划演变成JCS1067号令,德国在困境中挣扎

FDR

在1944年8月为盟军准备的占领军手册中,主张快速恢复德国平民的正常生活及重建德国。罗斯福审视之后表示不满:”很多人认为德国平民不应对所发生的罪行负责,应负责的只是纳粹政府,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人必须深刻认识到是他们自己,是他们整个国家的人,参与了这场阴谋,这场无法无天与人类文明为敌的阴谋”

这应该是罗斯福赞同摩根索计划的根本原因吧

丘吉尔的态度则是反对的,因为德国真的变成农业国的话,对英国甚至整个欧洲都不利:德国是欧洲最强的工业国,如果工业德国消失,整个欧洲的恢复将遥遥无期,“英国将会跟个尸体绑在一起”。

二战之后:摩根索计划演变成JCS1067号令,德国在困境中挣扎

财政部长摩根索

但经不住下属的劝导,更重要的是罗斯福的压力,丘吉尔同意了。签署的时候,刚好一个贷款协议也同时要签。罗斯福建议先把备忘录签了,丘吉尔不爽:“干啥?叫俺像你的宠物狗那样立起来求你么”。虽然是玩笑话,但相信他是蛮不爽的。

对此备忘录,当然有很多人反对。战争部长亨利.史汀生尤为耿直,在罗斯福说“只是想给英国某利,而不是想将德国非工业化”的时候,史汀生:“总统先生,我不喜欢你这样的饰语”

二战之后:摩根索计划演变成JCS1067号令,德国在困境中挣扎

战争部长史汀生

国务卿黑格对此极为愤怒,因为摩根索作为财政部长,插手到自己的外交职务中来了,而且这样的备忘录会剥夺德国的一切,德国除了土地,将一无所有,甚至人口也会损失四成----“非正常死亡“,而且德军最后的的斗志将会激发出来,造成盟军无谓的损失。

备忘录发表后,戈贝尔在报纸上的标题是“罗斯福与丘吉尔同意了那个犹太人的谋杀计划”。马歇尔跟罗斯福的女婿(在战争部)都跟摩根索抱怨希望修改计划,因为作战前线已经有了强烈的反映:面对德军疯狂的抵抗,部队花了五周才攻下亚琛,“那一纸计划顶的上三十个师”。摩根索拒绝妥协。

战略服务处(CIA前身)主任给罗斯福发了个电报,报文译自瑞士的报纸:“摩根索计划给了戈贝尔一个最好的宣传机会:盟军计划奴役德国平民,战败之后的德国除了压迫与剥削,将一无所有。士兵的战斗也不再是为了保卫纳粹政权,而是保卫自己的家园。每个德国人,不论是纳粹还是反纳粹的抵抗组织都会响应号召同仇敌忾”

旧的占领军手册被罗斯福否决,就出了个新的,JCS1067(参联会第1067号命令)。命令包括“不必为德国的经济恢复操心,不必保持或强化德国的经济系统”“意在降低德国生活标准,禁止生产油品、橡胶制品、商船等等”。 除了农业,占领军政府不参与帮助经济发展,

杜鲁门在1945年5月10日签署此命令

战后初期,德国经济恢复缓慢,固然有废墟重建百废待兴的困难,但与此令也有莫大的关系。

1945~46年,德国住房及食品条件极差,轰炸中5百万间房屋被毁,120万难民从东德涌入。工业产值只及战前一半多点,靠救济生活的难民数以百万计。

在此情况下,西方国家最担心的就是苏联的势力在德国蔓延,占领军副手Lucius Clay将军:“信苏联,得1500大卡热量;信西方,得1000大卡热量。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1946年9月,美国国务卿伯恩斯(James F. Byrnes)在斯图加特发表演讲,题目为《德国的恢复政策》,标准着盟军政策的改变。这一演说也被后人称为“希望演讲”

二战之后:摩根索计划演变成JCS1067号令,德国在困境中挣扎

国务卿伯恩斯

但直到1947年,欧洲经济状况仍然远低于战前水平,农业只恢复到1938年的88%,工业产值88%,而出口值则低至59%

不过,1947年7月,JCS1067被JCS1779(参联会第1779号命令)取代,JCS1779主张“一个有序繁荣的欧洲,需要一个稳定且具有强劲产能的德国来做出贡献”

德国的苦日子到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