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小麦病虫害悄悄来袭 保丰收多管齐下

 安生ylcmui9f0g 2019-03-11

纹枯病:返青起身速化防

“小麦纹枯病,俗称黑根病、烂根病,发生部位隐蔽,不易引起农民的重视,在小麦各生育阶段均有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大。”

纹枯病发病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部呈云纹花秆状,若不及时防治,茎秆腐烂,切断茎部输导组织,造成茎部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或者倒伏。轻者会减产20%—40%,重者绝收。

“防治小麦纹枯病除拌种外,最佳防治时间是小麦返青起身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拔节后防治,将事倍功半。”此时正是防治纹枯病的最佳时机。化学防治采取亩用辉丰禾果利30克或32%烯唑醇·多菌灵粉剂80克,兑水30—40公斤,对根茎叶喷匀喷雾。注意在喷洒全株茎叶的同时,要注重喷施根茎基部。重病田隔5—7天再喷一次。防治时要加入硕丰481或天丰素和优质叶面肥,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调节平衡补充营养,健壮植株,提高防治效果。

麦蜘蛛:混合喷施趁晴好

小麦自出苗后,雨雪频繁,冬季温度高,利于麦蜘蛛的发生、越冬和早春危害。凡整地粗糙、秸秆还田质量差、地表秸秆杂物多的地块均发生严重,并已造成叶色失绿、白化甚至植株干枯。受害部位出现细小白斑,然后变黄,导致小麦生育不良,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发田麦株枯黄,甚至干枯死亡。麦蜘蛛生长发育适温8—15℃,相对湿度高于70%。”

防治麦蜘蛛,要在晴天中午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功夫菊酯等进行叶面喷施。另外,叶片发黄的麦田,多是由于播种过深,根部严重发生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病害引起,可加入杀菌剂(烯唑醇、戊唑醇、三唑酮)、硕丰481或天丰素及优质叶面肥、2%尿素水等混合喷施防治。

黄花叶病:喷雾防治促转化

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病毒病,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传播,也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传播媒介是一种习居于土壤的禾谷多黏菌。发病麦株矮缩,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变粗,叶片黄花,并有斑驳状黄绿相间的条纹。茎基部老化变硬,心叶黄化,严重者心叶枯死。

“该病发病突然,发展较快,对小麦生长发育十分不利,轻者主茎尚能成穗,重者整株不能拔节抽穗。一般成片发生,严重者全田发病。”该病秋苗期侵染但不显症,翌年麦苗返青阶段开始发病,病情发展的适宜气温5—15℃,土壤温度达到20℃以上时病情停止发展。小麦感病后,一般可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此病的防治方法为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再用5%菌毒清(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1.5%尿素水溶液+1.0%磷酸二氢钾溶液+硕丰481或天丰素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以加速苗情转化,减缓病情发展,降低危害损失。

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早喷药防治,同时也要加强田间管护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