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疲惫,远离你(随笔)

 读雨溪涧 2019-03-11

            在你疲惫时,你想到什么?放下手中活游乐,还是倒下睡眠?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是纷繁复杂的。同样的事情,做久了,就会疲惫,这种疲惫是潜滋暗长的,不以人的不同而有无,它的学名叫“职业倦怠”。工人对机械声音的麻木,反应迟钝;农民对田地的机械操作,因循守旧;老师对教学的五部陈曲,教态冷漠;学生对书本的厌恶,昏昏欲睡等等。这都是“职业倦怠”的表现。它可以让一个积极的人,变成消极怠工;可以使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变为唯唯诺诺,不求上进。其对人的腐蚀和消损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也是令人惊叹的。
        《离骚》作者屈原,去世后,宋玉补作多篇,如《九辩》《招魂》等,但究其内容和语言,逊色屈原远矣。宋玉正是因为写作倦怠,何以能写出屈原那样气概的正气之文。七年级时,一位学生,成绩优秀,每每考试,都居学校同年级之首位。八年级时,因为倦怠,慢慢放松了学习,任自己的惰性发挥,造成自己,在连连的月考中,成绩频频下降,变成平常之人。
          我们经常遇到,营业员上班时玩手机,对顾客不管不问;公务员坐在办公桌边,神情麻木,对前来办事之人,态度敷衍,甚至恶劣;学生上课睡觉,每天早晨厌恶起床,经常毫无收获地回家,作业不做等等。他们的种种情状,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他对自己的工作,有疲惫感,有倦怠状。
          凡有疲惫之状的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是低下的,甚至是毫无意义和效果的。如果不加以督促和改变,失败和灾害是避免不了的。
          那么,如何克服疲惫,消除倦怠?
          我们不妨,调整心态,以兴趣带动工作和学习;以暂时换位,来消除疲惫;以短暂歌舞,来缓解压力;以别的事务,来改变疲惫。如果,还是不能够解除自身的疲惫,我们还可以静心打坐,闭目养神一下,让自己的麻木的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
          当然,消除疲惫的方法,是需要自己去摸索,去发现。我相信,聪明的人儿啊,只要你认识到疲惫不除的危害,并用心地去改善和消灭疲惫,你一定能找到适合于你的最佳方法。那时后,你是幸福的,也是轻松和快乐的。因为,你没有疲惫缠身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